双万计划背景下湖南高校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初探
孙波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引言
2019 年,我国教育部为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以及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决定于2019—2021年建设一万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点和一万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点。湖南拥有丰富的湖湘音乐文化资源,如何依托地域文化特色,结合“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标准,构建兼具创新性与实践性的专业体系,成为湖南高校音乐学专业发展的关键课题。
一、对标国家标准,对一流专业建设工作进行顶层设计
湖南各高校需深入钻研教育部出台的音乐学专业国家标准,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层面的要求,再结合本校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一流专业建设规划。在培养目标上,要紧密贴合社会需求与地方文化特色,凸显湖南音乐文化元素,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音乐理论基础、娴熟音乐表演技能、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能够在音乐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从事教学、表演、创作、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比如湖南拥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像桑植民歌、土家族摆手舞音乐等,高校可把这些特色音乐文化融入培养目标里,让学生既掌握通用的音乐知识与技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湖南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弘扬。在培养规格层面,需明确学生于知识、能力以及素质等维度应达成的标准。就知识而言,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音乐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同时知晓音乐学科的发展态势和前沿资讯;能力层面,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创作创新能力以及艺术实践能力;素质方面,强调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涵养、职业道德观念与团队协作精神。课程体系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载体,需依据国家标准及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强化基础课程建设,以保障学生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根基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增设特色课程与实践课程,像湖南民族音乐研究、地方音乐采风创作等课程,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二、积极组建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团队
湖南高校需采取多种举措,积极组建高水平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团队,具体而言:一是着重强化人才引进工作,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音乐人才到校任教,重点引进音乐学领域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且科研能力较强的专家学者,以及音乐表演方面成就突出的艺术家,可设立专项人才引进基金,为引进人才提供良好工作和生活条件,解决其后顾之忧。二是加强现有教师队伍培养提升,构建完善教师培训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专业培训及进修学习,从而拓宽教师学术视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三是通过开展校内教学竞赛、教学观摩等活动,推动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同时要打破传统教师各自为政的教学和研究模式,借助组建教学团队以及科研团队,进一步强化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尤其是针对音乐理论教师和音乐表演教师这两类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鼓励他们合作开展教学改革项目、科研课题研究以及艺术实践活动,以此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团队合力,达成提升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三、加强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培训工作
湖南高校需高度重视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的培训工作,制定具有系统性的培训计划,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校可开展教学方法与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比如邀请教学名师及教育专家到校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项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助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参与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坊,让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提升自身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践,将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并且及时对经验进行总结,开展交流与分享。不仅如此,艺术实践能力培训同样是音乐学专业培训工作的重要部分,学校可定期组织教师参与各类音乐演出、艺术创作活动以及艺术实践项目,以此提高教师的艺术实践水平和创作能力。例如,鼓励教师参与校内外音乐会演出、音乐创作比赛、艺术实践工作坊等活动;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区音乐服务、文化下乡演出等艺术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教师和学生的能力,同时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责任感。
四、完善一流专业建设的软硬件条件
湖南高校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持续完善专业建设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在硬件条件层面,要强化教学场地与设备建设,比如打造现代化的音乐教室、排练厅、琴房、录音棚等教学场所,配备先进的音乐教学设备及乐器,像高品质钢琴、管弦乐器、音响设备以及音乐制作软硬件等,为教学和艺术实践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要重视教学场地和设备的管理维护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障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且被合理使用。在软件条件方面,需加强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一方面开发优质的在线课程、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建设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实现高校之间课程资源的共享,进而推动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通过举办各类音乐学术讲座、音乐会、艺术展览等文化活动,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师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并鼓励学生成立音乐社团和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结语
在“双万计划”背景下,湖南高校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属于系统工程,可对照国家标准,科学规划专业建设;组建高水平建设团队,提升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强化培训工作,提高师生教学、科研及实践能力;完善软硬件条件,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以便达成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培养更多契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音乐人才,为推动湖南音乐文化事业发展与繁荣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慧,王海宾.“双万计划”背景下山西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证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06):103-108.
[2]孙一鸣,刘葳.“双万计划”背景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以网络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23,33(06):95-98.
本文系 2024 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双万计划”背景下湖南高校音乐学一流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结题成果(项目编号:ND24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