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与教学研究
王楠楠
敖汉旗龙兴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3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张,工程复杂性也逐步增加。该工程施工环境多因素交织,涵盖地下管线作业、高空操作及重型机械操作等,安全隐患众多。尽管近年来对建筑施工安全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事故依然频发,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故深入研究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极具现实价值。此外,培育兼具安全管理知识和实操能力的专业人才对于提高行业安全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开展相关教育教学研究势在必行。
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单位过于追求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对施工安全管理重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导致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
(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未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度的缺失或执行不到位,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指导,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被发现和排除。
(三)施工环境复杂多变
市政给排水工程往往在市区或交通密集区域进行,施工区域受限,周边环境复杂,涉及地下管线管理、交通指挥、居民生活等多个领域。施工期间,可能会受到地质状况、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干扰,且可能与其他市政项目并行施工,这进一步提升了安全管理复杂性。比如,在雨季施工中,雨水可能引发基坑坍塌、边坡不稳定等风险;而在地下管线众多的地区施工,管线损坏可能造成泄漏或爆炸等安全事故。
三、加强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施工企业应秉持“安全至上、预防为主、全面治理”的原则,将安全管理作为工作的核心。需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技能。培训内容应涵盖安全法律、操作规范、事故案例分析等,通过集中教学、实地操作、案例研讨等多种手段,确保培训的有效性。此外,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安全责任分配到每个部门、岗位和个人,营造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安全管理文化。
(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单位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具体特性与实际状况,构建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指南。这些制度需覆盖施工筹备、施工实施、竣工验收等所有阶段,清晰界定各部门及人员的安全责任与工作标准。同时,强化对制度执行状况的监督审查,完善考核及奖惩体系,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理,以保证制度得到切实执行。
(三)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和风险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避免交叉作业和工序冲突。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开挖、高支模搭设、起重吊装等,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专家论证后实施。同时,加强对施工方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施工按照方案进行。
四、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教学研究
(一)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设了市政工程相关专业,其中涉及施工安全管理的课程较少,且教学内容相对陈旧,与实际工程需求结合不够紧密。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反映最新的安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理念,导致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二)教学体系构建
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结合市政给排水工程行业发展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施工安全管理相关课程的比重。开设《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安全法规与标准》《应急管理与救援》等课程,系统介绍施工安全管理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同时,将安全管理知识融入到其他专业课程中,如《市政管道工程施工》《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等,实现安全管理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
创新教学方法
引入多元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成效。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还应当引入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模拟教学等实践性教学活动。案例教学可以通过分析真实工程中的事故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以锻炼他们的分析和问题解决技能;项目教学则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参与安全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以此提升他们的实操技能;模拟教学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创设逼真的施工环境,使学生能在虚拟情境中练习安全操作,从而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及应急反应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实际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和培训,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技术发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关键任务,关乎民众安全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安全管理面临不少挑战,亟需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深化相关教育研究,构建健全的教育体系,培育具备丰富安全管理知识及实操技能的专业人才,是提高该领域安全管理效能的关键。通过提升安全意识、完善安全规则、优化施工计划、增强安全技术、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等手段,能显著增强施工安全管理;同时,通过改善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培训、完善实践平台、更新教材内容等途径,培养出满足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展望未来,通过共同努力,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有望持续提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伟东.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对策分析[J]. 建筑安全, 2022, (07):73-76.2. 汪丽峡. 市政工程中给排水施工安全管理及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 (23): 209-211.3. 李智昌. 市政工程道路桥梁施工监理中的安全管理要点[J]. 工程技术研究, 2021, (14): 168-169.4. 莫日朋, 兰红霞. 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居舍, 2021, (13): 119-120.5. 徐晓萍.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居舍, 2021, (05): 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