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李昌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6
引言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从快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政策调控的常态化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新特征。房地产开发企业正面临土地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销售增长放缓等多重挑战,以往依赖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在此形势下,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成为提高项目盈利能力和防范经营风险的关键。成本控制不仅仅是减少支出,更强调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构建全面的管控体系,在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工程造价管理则覆盖整个项目流程,通过精确的造价计算、动态的过程监督和严格的结算审核,确保项目投资目标的达成。本文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结合当前房地产行业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成本控制和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要点、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为提升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管控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与优化路径
工程造价管理是成本控制的核心手段,需通过规范管理流程、强化专业协同、完善制度体系,提升造价管理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一)造价咨询机构的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
造价咨询机构作为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主体,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必须确立其作为独立第三方的地位,保证其在投资概算、设计预算、招标控制价制定、结算审核等关键环节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需要加强造价咨询机构在项目全过程的参与,从项目决策初期开始提供专业服务,帮助开发商设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此外,应建立对造价咨询成果质量的评估与考核机制,对成果的精确度和合法性进行量化评估,以此推动咨询机构提高服务品质。同时,增进开发商与造价咨询机构之间的合作,通过定期的沟通机制,确保造价管理的各项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严格执行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制度,需严格遵循《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确保计价行为的规范性与统一性。规范工程量清单编制流程,做到项目特征描述准确、工程量计算无误、清单项目完整,为招投标活动提供可靠的造价依据;强化招标控制价的合理性审核,结合市场价格行情、企业定额水平、项目自身特点等因素,确保招标控制价既符合市场实际,又能有效控制项目总投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规范处理工程变更与价款调整,避免因计价依据不明确导致的造价争议,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性。
二、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的现存问题
尽管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已形成普遍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管理效能的充分发挥。
(一)成本控制意识薄弱与责任体系缺失
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成本控制的认识仍停留在施工阶段的费用削减,缺乏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理念。决策阶段“重规模、轻效益”,对投资估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重视不足,导致项目先天存在成本隐患;设计阶段成本控制责任不明确,设计单位与成本部门缺乏有效协同,过度追求设计效果而忽视成本因素;施工阶段现场管理人员成本意识淡薄,对工程变更、签证管理把关不严,造成成本超支。同时,成本控制责任体系不健全,未形成 “全员参与、各负其责” 的管控氛围,导致成本控制目标难以有效落地。
(二)全过程协同管理机制不完善
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贯穿于决策、设计、招标、施工和结算等全过程,要求各方参与者紧密协作。然而,目前普遍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不同部门间存在信息隔阂,成本管理部门与其他如设计、工程、营销等部门之间缺乏持续沟通,导致成本控制目标与项目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开发商与施工单位、监理方、造价咨询机构间的协作不足,由于各方的利益需求不同,管理目标存在分歧,这影响了造价管理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此外,全程造价管理流程的不规范,各阶段造价成果的不衔接,导致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频发,阻碍了成本控制效率的改善。
三、提升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效能的实施路径
针对现存问题,需从理念更新、机制完善、技术赋能等方面入手,构建科学高效的成本控制与造价管理体系。
(一)构建全员成本管控文化与责任体系
树立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理念,将成本控制意识融入项目开发各环节,强化全员成本控制教育,提升各部门、各岗位的成本责任意识。构建“决策层主导、管理层协同、执行层落实”的纵向贯通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明确决策阶段投资估算的责任主体,设计阶段推行设计人员成本控制目标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施工阶段落实项目经理成本管控责任,形成 “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的管控氛围。
(二)完善全过程协同管理体系
构建跨部门协作的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成本管控小组,由成本部门主导,整合设计、工程、营销等部门的成本控制任务,并定期举行协同会议以解决跨部门成本控制问题。消除部门间的信息隔阂,建立统一的成本管理信息平台,确保成本数据的即时共享和动态监控。增强与项目外部相关方的合作,在项目早期与设计、施工、造价咨询等单位签署协同管理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和协作流程。探索并推广设计-采购-施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设计和施工的一体化,降低环节间的衔接成本,增强造价管理的整体性和效率。同时,借助 BIM 技术搭建数字化信息平台,打破各参与方信息壁垒,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数据实时共享与交互,达成高效协同管理。
结语
房地产项目的成本管控与造价管理是一项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涉及众多环节和主体的协同作业。在行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牢固树立并践行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成本控制理念。这包括加强决策阶段的初期控制、设计阶段的关键调控、施工阶段的实时管控和竣工阶段的闭环管理,以建立一个合理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同时,需改进造价管理流程,完善合作机制,推广数字化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以解决当前成本控制中遇到的关键难题。通过系统化、多层面的管理优化与创新,房地产企业可以有效地削减项目成本,提高投资回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并为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立君,张伟. 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管理观察,2017(18):191-192.2. 陈晓光,李晓亮.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4(12):248-250.3. 刘晓东,王艳霞. 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 现代建筑,2018,48(3):26-28.4. 张慧敏,陈雪. 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6,3(1):102-105.5. 孙丽,赵宇飞. 房地产开发项目成本控制与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2017,50(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