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过程性评价模式创新与实践

作者

胡明

四川九洲技师学院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过程性评价模式创新构建

(一)构建多元评价内容体系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引领,结合中职语文新教材内容,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应包括以下关键构成要素:

1.语言建构与运用:主要看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感培养,表达运用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其中重要方面包括口语表达水准,书面作文技能,读文理解水平之类的重点部分。

2.思维品质的培育与改善:重点考查学生在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养发展状况,还要对其在解决问题,制定方案以及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展开全面评价。

3.审美鉴赏与创作能力的评定体系:主要针对学生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审美认识程度以及原创表达的能力展开考查,包含阅读理解,创作操作(写作,绘画,表演等等)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评定。

4.文化素养培育与价值认同的内涵解析:着重考查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水平及其应用情况,涉及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也包含学生参加各类文化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态度取向和行为特点。

(二)创新多样化评价方式

1.课堂观察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手段对学生的活动(比如参与程度,互动次数,解题正确率,合作表现等)予以记录并加以分析,然后给予即时反馈,还要开展综合评判的一种动态流程。

2.成长档案袋评价体系的搭建:给每个学生创建专属的成长记录平台,把作业成果,实践作品,反思记录以及各种评价数据综合起来,全方位表现学习过程和个人成长路线,定时开展科学分析并给予反馈。

3.项目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创建:以教材所设定的主题展开有难度的实践探究活动,比如撰写调研报告,做专题演讲,排课本剧等等,从多个角度来评定学生在项目执行期间的综合表现以及最后取得的成果,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状况。

4.数字化评价架构: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在线测评平台、学习管理系统)来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展开动态监测,并采用科学的量化手段做到准确分析,从而优化评价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

(三)建立多元评价主体机制

构建以教师评价为主导,融合学生自评、互评及家长评价的多元主体评价机制

1.教师评价:作为主要评价主体,教师要秉持全面性与客观性原则,全面考察学生学业发展路径与行为特点,及时给予准确的反馈意见与专业的指导建议。

2.学生自评:建立学生自评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个体对自身的学习进程及其成果展开自主评判,从而培养起个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自我调节素养。

3.学生互评:组织学生开展相互评价活动,让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时候

注意发现别人的优点,反思自己的缺点,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4.家长评价:创建家校互动的联动平台,促使家长深度介入学生发展评价过程,全方位掌握学生的校外学习行为和特点,进而改进协同育人的实践成效和水平。

二、过程性评价模式的创新策略与实践路径

(一)重构评价维度以衔接核心素养要素

基于核心素养框架,可把评价指标变成可量化的具体维度。以《应用文写作》这门课为例,在“语言建构”方面看重文书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表达是否准确,在“思维发展”方面重视逻辑结构是否严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从“职业素养”角度评判内容是否有用,能否适应职场。形成涵盖三个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记录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关键行为数据,像修订次数,团队协作贡献等等,这样就能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路线做到全面追踪并做出客观评价。

(二)创新评价工具在教学全过程中的应用

按照教学目的展开的评价体系搭建起来,采用“素养发展档案袋”机制,把课堂笔记,作业修正记录以及口语表达视频这些多种来源的数据整合起来,全方位表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情境任务评价表”针对“职场演讲”“社区调研”这样的实践环节。从任务完成情况,团队合作水平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开展动态评估,依靠数字化平台,利用在线问卷调查和学习行为分析工具,挖掘出阅读时长,互动频次等量化指标,给个性化的指导给予精确支持。

(三)优化评价主体,建立多元反馈机制

创建融合“教师引领、学生相互评定以及企业协作”的多元评价体系,在专业素养塑造环节,教师着重于“经典研读”板块里的文本解读水平,通过小组合作促使同伴之间即时互动反馈,切实推进批判性思维的培育进程,而且安排企业导师参与到“职业情景模拟”活动当中,从商务谈判语言是否规范恰当,文书撰写具有怎样的应用价值等角度展开综合评判,如此一来,评价标准就更符合行业需求。

总结:依据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把教材融入进来,从而达成评价范式革新——由传统的“结果导向”转变为以“素养培育”为主导的现代观念。这种模式依靠多维分析架构,即时监测手段以及跨部门合作机制,全方位记载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成长方面的动态改变,虽然现在还存在指标细化,实际效能改良等方面的难题,经过不断改进完善评价体系,可以切实促使教学重点朝着核心素养培养方向转变,给中职生的职业发展赋予强有力的语言支撑,而且彰显出语文教育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育过程中的独特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宏昌. 中职语文过程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3(12):34-38.

[2]王蔷. 过程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21(05):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