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中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李二伟 李立国 越军
鄂尔多斯市西金矿冶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6064
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加剧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关键任务。电力行业中的电力变压器,作为连接发电、输电、配电的重要环节,其年度运行损耗在电力系统总损耗中占有超过 30% 的比重。因此,减少变压器的能耗对于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能效和促进能源结构转型至关重要。传统变压器在设计与材料选择、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其损耗较高,不仅浪费了大量能源,也提高了电力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此形势下,研究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开发低损耗、高效率的变压器及其配套技术,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旨在综合分析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电力行业节能降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的研究方向
(一)设计优化技术
变压器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其能耗高低,因此设计上的优化是节能的基础。传统变压器设计多集中于满足基本电气性能,对降低损耗的关注不够。而现代的节能设计着重于减少空载和负载损耗,通过改进磁路和电路结构来提升能效。在磁路设计上,使用阶梯式铁芯结构可以减少磁阻,降低磁滞损耗,并合理配置铁芯的叠片角度和层数来减少漏磁,提升磁能效率。电路设计上,通过优化绕组布局,采用同心或交叠式绕组,降低电阻和漏抗,减少负载损耗。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变压器内部电磁场和温度场进行模拟,能够精确预测损耗分布,为设计优化提供数据依据,确保变压器在满足容量需求的同时,损耗降至最低。
(二)新材料应用技术
材料性能是影响变压器损耗的关键因素,新型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为变压器节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在铁芯材料方面,传统硅钢片存在磁导率低、铁损较高的问题,而新型高磁感取向硅钢片通过优化晶体结构与轧制工艺,其铁损较传统材料降低了 20%-30% ,同时磁导率显著提升,可大幅降低空载损耗。非晶合金材料作为一种新型软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其铁芯损耗仅为传统硅钢片的 1/5 左右,采用非晶合金铁芯制造的变压器空载损耗可降低 70% 以上,成为当前低损耗变压器的重要发展方向。在绕组材料方面,传统铜绕组虽导电性能良好,但电阻损耗仍有优化空间。高导电率铜线通过提高材料纯度与优化加工工艺,导电性能较普通铜线提升 5%-10% ,可有效降低负载损耗;此外,铝基复合材料在保证导电性能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绕组重量与成本,为变压器节能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二、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的实践路径
(一)新型节能变压器的选型与应用
在电力工程的实际操作中,正确的变压器选择是发挥节能技术效果的关键步骤。依据不同场合的负载特性和运行需求,挑选合适的节能变压器类型,能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在城市配电网中,由于用户负荷波动大且空载时间长,应优先考虑使用非晶合金变压器,因其空载损耗低,能有效降低轻载和空载状态下的能耗。对于工业园区等高负荷应用,应选用具有高导电率绕组的低损耗变压器,以减少负载损耗来实现节能。立体卷铁芯变压器采用的三相五柱式结构减少了铁芯接缝,其空载损耗比传统叠铁芯变压器低 15%-20% ,同时运行噪声更低,在环保要求高的居民区配电工程中表现出色。实际应用显示,在新建和改造项目中推广新型节能变压器,能够使变压器的总体损耗减少 25%40% ,投资回报期一般在3-5 年,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运行参数的动态优化调节
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对其能耗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动态优化运行参数可实现节能潜力的深度挖掘。负载率是影响变压器损耗的核心参数,当负载率处于 30%-70% 区间时,变压器的效率最高,损耗最低。在实践中,通过建立负荷监测系统实时采集各台区变压器的负载数据,结合历史负荷曲线预测未来负荷变化趋势,对多台变压器进行负荷合理分配,避免出现轻载或过载运行状态。对于季节性负荷波动较大的区域,采用变压器经济运行调度策略,在负荷低谷期停运部分变压器,通过 “小容量、多台数、灵活投切” 的方式提高运行效率。此外,电压调节也是降低损耗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设置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将二次侧电压控制在额定电压的 ±5% 范围内,避免因电压过高导致铁芯磁密增加而产生的额外损耗,同时减少用户端电器的无功损耗,实现系统层面的节能降耗。
(三)智能化运维管理体系构建
依托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化运维管理体系,可提升变压器节能运行的精细化水平。通过在变压器本体安装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绕组温度、铁芯接地电流、油中溶解气体等状态参数,结合边缘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发现影响能效的异常情况并预警。在状态检修方面,基于全生命周期数据建立变压器损耗评估模型,通过分析损耗变化趋势判断设备老化程度,制定针对性的检修计划,避免过度检修或欠检修导致的能耗增加。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变压器虚拟运行模型,模拟不同负载、环境温度下的能耗情况,为运行参数优化提供决策支持。此外,通过构建区域变压器能效监测平台,实现多站点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分析,挖掘不同台区的节能潜力,制定差异化的节能改造方案,推动整体能效水平提升。
结语
研究并应用电力变压器的节能技术是促进电力行业绿色变革的关键行动,对于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如设计改进、新材料的使用和冷却系统的提升,变压器的损耗控制能力得到了大幅增强。同时,通过优化变压器选择、调整运行参数和实施智能化管理,节能技术的优势在电力工程中得到了充分利用。展望未来,随着高效材料、智能控制和绿色制造技术的进步,电力变压器的节能技术将持续向高效、智能和环保方向发展,为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和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电力行业需要进一步增加研发投资,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广节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建平, 高翔, 韩冰, 等. 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及优化设计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 48(3): 1-8.2. 陈刚, 蒋晓光, 王庆华, 等. 电力变压器节能技术综述及发展前景[J]. 高电压技术, 2019, 45(7): 2228-2238.3. 魏建宁, 张永军, 王立峰, 等. 基于节能降损的电力变压器新型材料研究与应用[J]. 电网技术, 2017, 41(6): 192-198.4. 王永刚, 陈建平, 杨帆, 等. 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节能优化设计与研究[J]. 电机与控制学报, 2016, 20(2): 1-8.5. 邓勇, 王刚, 刘洪涛, 等. 高效节能电力变压器关键技术研究[J].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0, 35(6):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