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大秋
长春市一三七中学 130000
引言
高中英语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环节,评价方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发展。形成性评价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持续观察、反馈与调整,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契合英语写作“渐进式发展”的特点。当前高中英语写作评价多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努力与进步,难以有效指导教学改进。因此,探索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对提升写作教学实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顺应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规律
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从词汇积累到句式运用,再到篇章构建的渐进过程,形成性评价通过关注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表现,及时捕捉进步与不足,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它避免了终结性评价“一考定优劣”的局限性,认可学生的点滴进步,符合青少年在鼓励中成长的心理特点,能有效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写作能力的持续发展。
(二)推动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提升
形成性评价将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使教师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写作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学生在写作中的共性问题,如语法错误、逻辑混乱等,教师可针对性设计教学内容;同时,评价过程中的反馈与交流能增强师生互动,让教学更贴合学生需求,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从整体上提升写作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二、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评价现状及问题
(一)评价取向偏重结果忽视过程
当前高中英语写作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多通过期末测试或阶段性考试的写作分数衡量学生能力,忽视写作过程中的构思、修改、完善等环节。教师关注的重点是最终作文的质量,对学生写作时的思维过程、策略运用等缺乏关注,导致学生难以明确自身在写作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二)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多元参与
评价主体多局限于教师,学生缺乏自评与互评的机会,难以培养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的能力。教师作为唯一评价者,受时间与精力限制,反馈往往流于表面,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种单一主体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乏对写作评价的主动参与和深度理解。
(三)评价内容片面聚焦语言形式
评价内容过度集中于词汇、语法、拼写等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对文章的内容完整性、逻辑连贯性、思想深刻性等关注不足。这种片面的评价导向导致学生在写作中过度追求语言形式的完美,忽视内容的表达与思想的传递,写出的文章往往结构僵化、缺乏真情实感,不利于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文化意识”的培养。
(四)评价反馈滞后且缺乏指导性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反馈往往延迟时间较长,且多以“优、良、中、差”等等级或简单评语为主,缺乏具体的改进建议。学生收到反馈时,对写作过程的记忆已模糊,难以将反馈意见有效应用于后续写作;同时,笼统的反馈无法让学生明确具体的提升方向,导致评价对写作能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有限。
三、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评价主体机制
建立“教师评价为主导、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师负责专业指导与整体把关,学生通过自评反思写作过程中的得失,通过互评交流不同的写作思路与看法。明确各主体的评价职责,教师评价侧重写作方法与能力提升建议,学生自评关注写作目标的达成度,互评聚焦内容表达与逻辑结构,通过多元主体的参与,增强评价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二)设计全面化评价内容体系
评价内容涵盖写作全过程与多维度能力,既包括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如词汇运用、语法规范等,也包括内容层面的丰富性,如主题明确、论据充分等,还包括思维层面的逻辑性,如结构清晰、过渡自然等。将写作态度、修改次数、进步幅度等过程性指标纳入评价范围,避免仅以最终作品定优劣,通过全面化的内容设计,引导学生均衡发展写作各方面能力。
(三)运用多样化评价工具与方法
采用观察记录、写作档案袋、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多种评价工具,全面收集学生的写作信息。观察记录用于跟踪学生课堂写作表现,写作档案袋收录学生不同阶段的作品与修改痕迹,课堂提问与小组讨论用于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借助信息化工具,如在线评价平台、语法检测软件等,提高评价效率,同时通过数据可视化呈现学生的进步轨迹,让学生直观感受成长。
(四)实施及时化与针对性反馈
建立“即时反馈 + 阶段性反馈”的反馈机制,写作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给予即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当下遇到的问题;阶段性反馈在学生完成一篇作文后一周内完成,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针对个性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反馈内容具体明确,指出优点的同时,提供可操作的改进建议,如“可增加具体事例使论点更充分”“注意句子间的逻辑连接词使用”,让学生清楚如何提升。
四、形成性评价应用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教师评价能力培训
开展形成性评价专题培训,提升教师对评价理念的理解与实践能力,包括评价工具的设计、反馈意见的撰写、评价结果的运用等。通过教研活动分享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经验,组织教师共同研讨评价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师评价能力的专业化发展,为形成性评价的有效应用提供师资保障。
(二)营造积极的评价氛围
转变学生对评价的认知,让学生理解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发展而非简单评判,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困惑。建立鼓励性评价机制,多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努力,即使指出不足也需委婉表达,避免打击学生的写作信心,营造“安全、开放、互助”的评价氛围,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
结论
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它打破了传统终结性评价的局限,通过关注过程、多元参与、及时反馈,有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当前写作评价中存在的重结果、主体单一、内容片面、反馈滞后等问题,可通过构建多元主体、设计全面内容、运用多样工具、实施及时反馈等策略得到解决。辅以教师能力培训与积极氛围营造,形成性评价能切实推动“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为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纪春莎.基于形成性评价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5,(04):9-10.
[2]徐淼,杨自强.例谈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促学作用[J].英语教师 ,2024,24(14);23-26+30 .
[3]彭雄伟.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英语,2024,(2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