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评一致性的 AI 赋能路径
杨娟娟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一、AI 赋能下学习画像的构建
1. 学习数据的多源采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AI 技术可以从多个渠道采集学生的学习数据。课堂表现数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课堂监控设备和智能交互工具,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次数、参与讨论的情况、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作业数据也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时间、正确率、错题类型等。考试数据则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量化体现,如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的成绩等。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如在学习平台上的学习时长、浏览的学习资源、参与的在线活动等,也为学习画像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信息。通过多源数据的采集,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数据的深度分析与挖掘
采集到的大量学习数据需要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AI 算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类,去除无效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学生按照学习特点和行为模式进行分类,例如分为积极主动型、被动接受型、思维灵活型等不同类型。关联分析则可以找出不同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之间的关联,如发现课堂发言积极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的成绩往往更好。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学生的学习趋势,如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和表现,预测其在未来考试中的成绩。通过深度分析与挖掘,能够从数据中发现潜在的规律和问题,为学习画像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3. 学习画像的精准呈现
基于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结果,构建精准的学生学习画像。学习画像可以以可视化的形式呈现,如通过图表、报表等展示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进度、学习能力等。例如,用柱状图展示学生在不同知识点上的掌握程度,用折线图展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趋势。学习画像还可以包含学生的学习风格描述,如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等,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精准的学习画像能够让教师快速、直观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为教学目标的调适和精准评价提供有力支持。
二、基于学习画像的教学目标调适
1. 目标的动态调整依据
学习画像为教学目标的动态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根据学习画像中反映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如果发现某个学生在字词积累方面存在不足,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目标,增加字词教学的比重和难度。对于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提高教学目标的层次,引入拓展性的学习内容,如文学名著的阅读和赏析。学生的学习风格也是调整教学目标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视觉型学习者,可以增加图片、视频等可视化教学资源;对于听觉型学习者,可以安排更多的听力训练和有声读物。通过根据学习画像动态调整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2. 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基于学习画像,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个性化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语文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学目标可以侧重于培养其文学创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如要求学生创作诗歌、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对于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则应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如加强字词的书写和读音练习、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个性化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操作、可衡量,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和评价。
3. 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
在调适教学目标的要确保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评价目标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评价内容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如果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评价活动就应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还可以采用口头汇报、小组讨论、项目作业等形式。通过保持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能够确保评价活动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的反馈。
三、基于学习画像的精准评价
1. 多维度评价指标的确定
基于学习画像,确定多维度的评价指标。知识维度的评价指标包括字词的掌握、语法的运用、文学常识的了解等。能力维度的评价指标涵盖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情感维度的评价指标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例如,在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可以从内容的丰富性、结构的合理性、语言的流畅性、创意的独特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多维度的评价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避免单一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2. 个性化评价方案的设计
根据学生的学习画像,设计个性化的评价方案。对于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喜欢表现自己的学生,可以安排口头演讲、朗诵等评价活动;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让其制作手抄报、编写故事集等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降低评价标准,注重其进步和提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提高评价标准,鼓励其挑战更高的目标。个性化评价方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评价的有效性。
3. 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评价结果要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教师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书面报告、学习平台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反馈评价结果,详细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评价结果也应应用于教学改进中。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存在问题,教师可以调整教学策略,加强该知识点的教学。对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与应用,能够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学评一致性是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AI 赋能下基于学习画像的目标调适与精准评价路径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多源数据的采集、深度分析与挖掘,构建精准的学生学习画像,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基于学习画像,教师可以动态调适教学目标,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准评价能够从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未来,随着AI 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教育工作者对其应用的深入探索,相信AI 赋能下基于学习画像的目标调适与精准评价路径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个性化教学评一致性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推动小学语文教学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巧,王北川.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策略探索[J].进展,2025, (S1):132-134.
[2]杜文霞.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思考与实施[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4,(09):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