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黄力晗
泸溪县武溪小学 416100
AI 的引入为解决教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AI 辅助的识字工具利用动画和互动游戏帮助低年级学生以趣味的方式识字;语音评测技术可以即时修正学生的发音,弥补了课堂教学中个别指导不足的缺陷;智能阅读系统还能够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推荐合适的内容,使课外阅读更有目标性。因此,研究AI 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AI 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意义
(一)促进学生的学习
AI 技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性,采用创新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AI 通过动画将生硬的汉字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场景,如将“山”字转化为山峦的图像,让识字变得更有趣味性。而在阅读环节,AI 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推荐不同难度的读物,有效解决了读物难度不适宜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AI 还能即时反馈,例如口语发音评测和作文批改,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AI 技术成为了一个高效率的教学助手,可以承担一些重复性工作,如听写生字和批改基础题目,从而使教师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设计和个性化指导中。同时,AI 技术通过分析学生的答题数据,为教师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方向,比如指出班级在比喻句应用方面的普遍弱点。
二、AI 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依托AI 搭建“教材内容可视化”桥梁,强化认知体验
教材的文本、插图和活动设计等元素,能借助AI 技术转换成更直观的教学材料,把难以理解的概念具体化。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AI 可以将教材中的生字和插图转化为动态形式:在讲授《口耳目》课程时,AI能够制作出文字的演变动画,让“口”字随着发音动作张开,“目”字随着视线移动,并与教材中的人体器官插图同步。又或者,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AI 可以依据课文描述创建三维场景——点击“五光十色的海水”这一描述,屏幕会自动显示不同深浅的蓝色,并伴随海浪的声音,同时连接教材中的“资料袋”部分,展示西沙群岛的图片,使学生能够在“文字—图像—场景”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AI 还能构建知识点的“内容网络”。例如在学习《普罗米修斯》时,AI 会自动关联教材中“语文园地”的“神话故事”相关内容,形成人物关系图,标明“普罗米修斯—宙斯—赫拉克勒斯”之间的关系,并推送与主题相关的神话短片,助力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课文内容。在课后,AI 也会根据各单元的学习目标,把生字、词语、课文理解等知识点汇编成“挑战任务”,学生通过参与互动问答来解锁新的学习内容,这样就在趣味互动中实现了知识点的认知闭环。
(二)借助AI 实现“教学过程个性化”适配,提升参与实效
AI 能够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差异,对教材的教学过程进行灵活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课堂互动中,AI 可以及时监测学生的状态并相应调整教学任务:例如,在教授《慈母情深》时,AI首先分发基础题目(如“描述母亲工作环境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答题准确率进行分组——对于掌握迅速的学生,提供“结合个人经历谈谈‘慈母情深’含义”的进阶题目;而对于理解较慢的学生,展示教材关键句(如“母亲从衣兜里掏出一卷揉皱的毛票”),并通过AI 语音逐句讲解,辅以“词语注释悬浮窗”(如将“皱皱的”标注为“体现母亲的节俭”)。在课后练习阶段,AI 可依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以“句子训练”为例,教材要求学生“能表达完整的句子”,AI 则根据课堂表现推送不同难度级别的练习:基础层是“根据教材示例补全句子”(例如“在公园里”);提升层是“结合实际场景构造句子”,同时提供教材插图作为创意来源;而进阶层则是“为句子添加修饰语”,AI 自动匹配教材中的形容词。此外,AI 会记录学生在各项任务中的表现,生成“知识点掌握分布图”,帮助教师明确哪些内容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以巩固。
(三)通过AI 构建“教学反馈精准化”机制,优化教学闭环
AI 能够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实施全程监控,并形成“评价—解析—提升”的反馈循环,从而使教学调整更加精准。在知识点掌握的评价上,AI 能够依据教材目标制定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例如,在学习“标点符号”单元之后,AI 会发布结合教材例句的练习题(如补充《花的学校》中的标点符号),不仅判断正确性,还会指出错误类型(如“混淆逗号和句号”),并提供相应的教材“标点符号使用”图表链接。在写作训练方面,如“记录日常小事”,AI 会从“内容的完整性”和“细节描绘”等多个角度进行评分,并根据教材中的“写作标准”指出学生写作中的不足,同时引用教材中的范文段落(如《麻雀》中的动作描写)作为参考。针对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AI 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分析学生“古诗词背诵”的评测数据后,若发现学生对“借景抒情”诗句的理解不足,AI 会自动整理教材中的相关诗句(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明月松间照”),创建对比分析表,并建议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增加“诗句与场景联想”的环节。同时,AI 能够长期跟踪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如记录学生的阅读速度、写作成绩等数据,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供连续的参考,确保教学活动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技术的持续更新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AI 将更为精确地解决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满足实际需求。它能在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以及推动教师职业技能提升等方面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长远来看,这将为打造“AI 与教师协作”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奠定基础,进而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更为坚实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瀚黎.AI 技术赋能小学语文智慧课堂的思考[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25 素质教育创新发展交流会论文集(下册).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路第一小学;,2025:41-42.
[2]陈燕婷.AI 辅助下的小学语文多文本阅读探索[J].读写算,2025,(19):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