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作者

高敏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教育局教研室 050300

在幼儿园教育里强化德育教育的渗透,是培育幼儿良好道德素养、规范其日常行为的有力举措。幼儿阶段如同一张纯净的白纸,此时加强德育,能在他们心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使其在知识学习外,懂得关爱、尊重与分享,更能为其塑造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助力他们在未来成长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一、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

幼儿园教育,是每个人踏入学校教育的首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核心部分,对个体完整的受教育历程影响深远。当下,社会持续进步,素质教育全面铺开,人们对幼儿全面发展愈发关注,对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人们不再满足于幼儿在园吃好、玩好,更期望他们能早早开启学习之旅,掌握更多技能,塑造优良品格。

在此背景下,将德育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德育的渗透,能让教师和家长深刻领悟良好道德品质对幼儿成长的关键意义,引导幼儿时刻关注自身言行,逐步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强调德育,有助于推动幼儿在道德、智力、体质、审美和劳动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每个幼儿都能在园收获良好学习成果,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找准定位,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这一趋势对幼儿园教师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它能激励教师主动学习前沿幼教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德育融入教育的新要求,为幼儿的成长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教育支持,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二、德育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

(一)营造优质环境,滋养幼儿道德成长

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德育教育成效有着紧密的关联。幼儿园教师需依据德育教育要求与幼儿认知规律,精心营造适宜、轻松的德育环境,助力幼儿培养良好道德情操,逐步提升道德素养。

环境在幼儿学习成长中发挥着隐性教育作用。在愉悦的氛围里接受德育,幼儿更易形成良好道德情感与思想品质。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要重视环境创设。例如,以“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为主题开展活动,鼓励幼儿布置教室,将体现民族和家乡特色的卡片、物品张贴在班级墙上。在真实的环境中,幼儿能深入了解民族历史的悠久和家乡文化的内涵,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提升文化素养。同时,教师要了解幼儿的知识理解水平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丰富、健康的娱乐与生活场所,满足幼儿需求,让他们在轻松健康的氛围中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比如,在游戏区域设置德育主题墙,张贴道德教育动画卡片、条漫等,让幼儿在环境影响下领悟德育内涵。教师还可借助社会和自然资源,打造室外德育场所,如在大自然中向幼儿传递保护花草树木的理念,引导他们亲近、融入自然,实现道德品质的提升。

(二)强化实践活动,深化幼儿德育体验

实践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将德育融入其中,能有效加深幼儿对德育的认知,丰富其学习体验。幼儿园教师应科学规划趣味性的实践教学活动,着重培育幼儿的道德素质与思想品质。

在假期,教师可带领幼儿前往养老院,陪老人聊天、帮老人做事,让幼儿在实践中养成尊老爱幼的品德。也能依据德育要求设计活动,如开展“变废为宝”美术创作,引导幼儿用废旧报纸、树枝、易拉罐等进行创作,传递资源利用与绿色发展理念,既培养美术思维,又提升动手能力,促进德育质量提升。鉴于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教师要引入生活化资源降低理解难度。母亲节时,让幼儿自制贺卡表达对母亲的爱;国庆节时,鼓励幼儿制作国旗、观看爱国动画片,了解节日内涵,萌生爱国意识;儿童节时,组织合作接力竞赛,传递团结合作思想,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道德品质。此外,教师还可借助主题教育活动深化幼儿对德育的理解。以“环保”主题为例,先带幼儿探索大自然,观察自然环境,再展示破坏环境的危害,讲解环保意义,最后布置绘画环保作品的实践作业,让幼儿在实践中增强环保意识,提升德育修养。

(三)强化家园沟通合作,共筑幼儿品德基石

品德教育并非幼儿园单方面的任务,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同样不可或缺。唯有幼儿园与家庭携手共进,才能全方位提升幼儿的思想品德,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为此,幼儿园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借助家长会、电话沟通、微信交流等多种途径,增进彼此联系。通过这些方式,引导家长深刻认识德育的重要性,明确家庭在幼儿健康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从而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德育方案的支持与参与,保障德育活动顺利开展。幼儿善于模仿,他们的生活主要围绕校园和家庭,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提升道德修养和教养水平,成为幼儿道德的榜样,以自身正确的思维和习惯行为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幼儿园可积极策划双人三脚游戏等家庭参与项目,通过班级微信群邀请家长报名。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和意见,教师要及时回应并采纳,共同完善活动方案,激发家长参与热情。在活动中,教师与家长要默契配合,巧妙融入品德教育元素,让幼儿在欢乐互动中感受道德价值,领略真善美的魅力。若幼儿出现行为或思想偏差,教师与家长需共同商讨,确定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法,引导幼儿走出困境,实现健康成长。

三、结语

在幼儿早期教养阶段,务必重视中国传统美德与爱国情操的培育,这堪称德育的关键实践。它能成为弘扬民族自豪感的强大动力,为塑造幼儿健全的人生态度、价值理念与伦理标准指明方向。当幼儿从小浸润在传统美德与爱国情怀中,不仅能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还能全方位推动学前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磊.立德树人理念教育背景下幼儿园的德育工作探索[J].小幼儿(下旬刊),2021(9):100.

[2]路美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幼儿园德育探究[J].新课程,202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