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薛明婧

内蒙古经贸学校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010010

引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构成,承担着为社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数学课程身为中职教育里的基础学科,不但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助益,更是学生研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关键工具。然而,当下中职数学教学普遍存在与专业需求相脱节的状况,教学内容侧重于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缺乏紧密关联;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体系尚不健全,无法精准衡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于专业实践的能力。这一现状对中职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以及职业发展形成了严重限制。所以,探寻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实践途径,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融合的必要性

1.1 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

中职教育旨在培育契合社会生产、服务以及管理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实际工作场景里,诸多专业领域都要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于机械制造专业而言,零件尺寸的计算以及公差配合的确定等均离不开数学运算;而在财经商贸专业中,财务报表分析、成本核算以及利润预测等工作同样依赖数学模型与方法。把数学课程和专业需求进行深度融合,可让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关的数学知识及技能,更出色地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达成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2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需要

传统中职数学教学内容抽象且枯燥,和学生专业以及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欠佳。而当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相结合后,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具体、生动,学生能切实看到数学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与此同时,借助解决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使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1.3 推动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中职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职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数学课程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与专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是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融合,能够优化数学课程体系,使其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推动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二、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2.1 重构课程目标,明确融合方向

中职数学课程目标需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予以重构。其一,要全面深入地调研各专业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状况,明晰不同专业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数学问题以及能力要求。比如说,针对计算机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算法设计能力,那么在数学课程目标里就应着重凸显培养学生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对于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需掌握测量、绘图等方面的数学知识,课程目标便应突出几何、三角函数等内容的教学。其二,把专业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数学课程目标,明确学生在数学学习进程中应达成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目标。从而让数学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有机衔接,为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点明方向。

2.2 整合教学内容,实现知识衔接

教学内容的整合是达成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一方面,需对传统数学教学内容加以筛选与优化,摒弃那些和专业关联不紧密、实用性欠佳的理论知识,留存并强化与专业相关的核心数学知识及技能。举例而言,针对电子技术专业,可削减复杂的数列、不等式等内容的教学,增添复数、向量等在电路分析里常用的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依据不同专业的特性与需求,开发具备专业特色的数学教学内容模块。把专业案例引入数学课堂,促使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实现有机融合。比如在市场营销专业的数学教学中,引入市场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销售预测模型等内容,让学生于解决实际专业问题的进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2.3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习效果

为更有效地达成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教学方法的创新势在必行。可运用项目教学法,把专业实际项目引入数学课堂,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之际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比如,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数学教学里,设定“物流配送路线优化”项目,学生借助数学中图论知识,剖析并计算不同配送路线的成本与效率,进而挑选出最优配送方案。此教学方法能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于专业实践中的应用流程,提升其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也能够采用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依据专业特性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剖析与讲解,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4 改革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推动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关键保障。传统数学课程评价多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着重考查学生数学理论知识,而对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评价不足。所以,必须改革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方面,不但要考核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创新能力等。

结语

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是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对提升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培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借助重构课程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改革评价体系等实践途径,能够切实达成中职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让数学课程更优质地服务于专业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在未来的中职教育教学实践里,要持续探索并完善数学课程与专业需求深度融合的模式及方法,推动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需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融合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的能力,为实现深度融合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 纪红兵.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实践研究[J].职业, 2018(35).2. 王志强.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实践分析[J].南方农机, 2020(09).3. 赵婕妤. 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以 3D设计与打印课程项目式教学为例[J]. 成才之路, 2021(28).4. 邓世亮.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调研报告[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3(11).5. 黄雄军. 高职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改革研究[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