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导入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作者

孙凯

盐城市滨海县界牌镇第二中心小学 224500

前言:在因教育理念持续更新而带来诸多变化的情形之下,导入式教学的方式在各学科当中的应用正愈发受到重点关注,特别是在小学美术教学这一领域,它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激发作用,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以及表现力。要知道美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学科,它所承担的使命不仅仅是对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更为关键的是对其情感、思维以及审美能力的提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美术学习状态,同时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已然成为摆在美术教师面前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情境导入:搭建沉浸式审美桥梁

在小学美术那名为《春天的色彩》的课程当中,情境导入教学这一方式被教师用于为学生搭建起审美桥梁,教师将迎春花枝条、桃花瓣以及草叶等实物进行收集,运用浅色系桌布精心布置出一个“春日角落”,于教室四周投影出溪流与燕群的动态画面,同时配合着《春野》这一首轻音乐以此营造出一种多维感官环境,当学生走进教室之际,手持花枝的教师向学生提问道“春天究竟藏在哪些颜色里呢?这些颜色在触感与气味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呢?”学生们通过触摸花瓣、观察草叶以及聆听鸟鸣从而自然地去感知春天的色彩,其中有学生发现“迎春花的黄色相较于向日葵而言更浅且带有一种透明感”,还有学生注意到“草地边缘的绿色逐渐变成黄色,仿佛是被阳光晒化了一般”,这样的导入方式成功突破传统的说教模式,让色彩认知从抽象状态转变为具象状态,教师进而引导学生“把摸到以及闻到的春天用画笔‘说’出来”,学生们在情境中所积累下来的感官素材便转化成为绘画方面的生动表达,有的学生画出会发光的迎春花,有的学生运用渐变绿来表现草地的层次感,使得作品充满着情感温度。

二、问题导入:激活思维的探究引擎

在《有趣的线条》的教学过程之中,以问题进行导入这一方式,能够将学生内心的探究欲望予以激活,就像教师在黑板之上画出曲线,同时向学生发问诸如“此线看起来像什么呢”以及“要是给它加上伙伴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在成功引发学生思考之后,进而展示出包含线条的实物图片,紧接着再次追问“为什么海浪要用曲线来呈现呢”以及“折线和螺旋线给人的感觉究竟有何不同之处呢”,在这般的问题链里,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教师此时抛出任务,即“需运用三种线条去画出会动的小动物,并且要让人能够知晓它正在做什么”,而学生则带着对于线条表现力的思考,主动展开尝试,像运用波浪线去描绘鱼尾,借助折线去勾勒兔的四肢,利用螺旋线去绘制松鼠的尾巴。这种问题导入的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机械性的灌输行为,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之中,能够自主地建构起对于线条的理解,课堂之上也常常会出现充满个性的发现。

三、故事导入:编织情感化创作纽带

在《动物的乐园》这一课中,十分适合采用故事导入的方式,这种导入方式能够凭借叙事过程中所蕴含的张力来唤醒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所创编的故事内容为:在一片森林之中举办了一场化妆舞会,其中小熊一心想要穿上带有花朵图案的外套,而小兔则渴望戴上枫叶样式的帽子,然而二者却都不具备设计的能力,于是便向学生发出询问,问学生是否愿意帮忙。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教师会配合手偶进行表演,并且用不同语调去模仿动物之间的对话,比如在说“小熊外套要显勇敢”这句话的时候,会特意停顿下来观察学生的反应。学生们就这样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进而开始热烈讨论小熊外套的颜色以及图案。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展示了一些呈现动物形态的图片,提示学生小熊那圆滚滚的肚子以及小兔长长的耳朵都可以融入到设计之中。这个故事因为赋予了创作任务以情感意义,使得学生们将为“朋友”设计服饰当作一种创作方向,其作品也因此具有许多细节,像给小熊的外套加上星星勋章,又或是给小兔的帽子缝上胡萝卜纽扣。甚至在课后,还有学生表示担心小兔会冷,所以在帽子里面画上了毛茸茸的线条。如此一来,这样的导入方式让美术创作变成了一种情感表达的载体,成功拉近了学生与艺术在心理层面的距离。

四、游戏导入:释放天性的互动开端

在《色彩的碰撞》的教学过程当中,借助游戏导入这一方式,对于协助学生理解色彩原理这一目标而言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教师精心准备了具有三原色特性的胶片以及画板,设计出了名为 “魔法变变变” 的游戏,然后邀请学生来到讲台上进行实际操作,当橙色出现的时候,引发了学生们的阵阵惊叹,紧接着又开展 “色彩找朋友” 这一游戏,学生们通过拼贴的方式去寻找其中规律,在完成这些游戏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作画,学生们则将自身所获得的体验转化成为具体画面,这种游戏导入方式因为契合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从而能够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巧妙转化为充满趣味的互动体验,使得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让学习变成一场快乐探索之旅,然而句子完整性方面因逻辑复杂程度提升而有所缺失,部分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化,像是对于游戏具体规则、学生作画细节等并未详细阐述。

总结: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导入式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活跃度,以及对学生审美与创造思维加以培养的显著优势,进而成为素质教育所不可或缺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在未来,随着教育理念持续不断地更新变化,导入式教学于美术教学里所起到的作用将会愈发显得重要起来。

参考文献

[1]杨洋.试论导入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0):123-125.

[2]陈宇松.论导入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读写算,2025,(20):151-153.

[3]韩丽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略谈[J].黑河教育,2019,(01):67-68.

[4]杜姗姗.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导入策略[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21,41(01):239-243.

[5]陈纪达.地方美术资源导入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