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张海粟

河北省保定市第十七中学071000

摘要:物理属于初中教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实验探究能力。然而,传统初中物理教学往往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被动学习、课堂效率低下等状况。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物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效课堂不应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依托,开展扎实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实践

引言

探索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路径。高效课堂,即在限定的课堂时间内,通过科学的教学策略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当前,课堂教学虽已有诸多进步,但在问题设计“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贯彻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因此,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构建原则,结合“以问导学”的教学思想,通过巧妙设问,构建科学系统的高效课堂,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其主动探索物理知识,全面响应新课标的号召要求,为实现素质教育改革提供巨大助力。

1科学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能够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有一位教师来进行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自己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做实验等方式来对其进行巩固;对于不太明白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实现知识的吸收和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促进自己在初中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的提升,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2以实验为载体,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特点

物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基于此,教师必须加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以是有趣的物理现象或演示实验,也可以是学生的分组实验,还可以是学生自制或利用身边事物创作的物理实验。这些实验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协同运作,还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学习内容,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培养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营造一种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教师会展示一些生活场景图片,像鞋底磨损、汽车刹车痕迹等,然后向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引导他们发现摩擦力。随后,教师让同桌两人用不同的力度握手,并让其中一个同学抽出手,以此让他们感受不同力度下的摩擦力大小。这种体验可以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将自己代入科学家的角色,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接下来,开始设计实验,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逐渐增加木块上的砝码数量,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从而引出“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的教学内容。此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学生会用不同粗糙程度的平面(如不同粗糙程度的毛巾)和相同的木块进行实验,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后,教师让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总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此外,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在冰面上行走容易滑倒,怎样才能增大摩擦力来防滑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实验,深刻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合理引入生活化实例,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会对物理知识形成一种基本认知,并能够将这种认知转变为自己的物理综合能力,形成从物理的角度看待生活现象的良好习惯,从而进一步认识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合理引入生活实例,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使学生认真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为此,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基础物理知识的分析和讲解,合理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带领学生展开生活化学习,让他们学会用物理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问题。例如,在学习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个常见的舞台表演录像,并进行导入:在演出过程中,通常会出现白雾飘飘的情况,大家知道舞台上的白雾是什么吗?怎么出现的?接着,教师可以现场演示“人工造雪”的趣味实验:往一个锥形瓶里加入适量的樟脑丸粉末,然后将一根枯树枝放到里面,密封瓶口,随后将酒精灯点燃,慢慢加热锥形瓶,让学生认真观察锥形瓶中出现的现象,要求学生分析停止加热后可能出现什么现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当加热固态樟脑丸粉末时,瓶内会出现白色的蒸气,不会出现液态物质;当加热停止,锥形瓶冷却时,其内壁和树枝上均会出现像雪一样的白色物质。如此一来,学生了解了这是樟脑丸粉末发生的变化,初步认识了什么是升华和凝华。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罗列和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如雾凇和霜花的形成原理等,促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4重视学生差异化,构建多元评价方式

初中物理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要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发挥。首先,教师应该通过观察、交流和评估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差异,以此实施教学评价活动。其次,教学内容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生活实例和科技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传统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教师需要构建多元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结合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及时评价。总结性评价则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最终表现。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其提供更个性化的教学指导。

结语

总之,在新课标引领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正迎来深刻的变革。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兴趣切入,巧用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教学语言,搭配生动的肢体动作,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具象化。实验更是关键,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洞察原理。同时,教师要秉持“学生发展至上”的教学理念,关注个体成长,按不同学情进行引导,以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紧跟时代步伐,打造魅力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韦江苗.“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3):112-114.

[2]蔡国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方法初探[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6):76-77.

[3]苏黎.创新教学方式打造高效课堂[J].青海教育,2023(4):51-52.

[4]谢孝兵.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分析[J].智力,2023(6):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