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对策研究

作者

曹运龙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06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及国内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当下,现代物流行业正迎来蓬勃发展期。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核心运输方式, 具有 成本省、 染小等显著优势,在整个物流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下铁路货运在向 诸多挑战, 如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设施设备有待完善、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应 足等, 上 未能充分彰显。 鉴于此,深入探究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有效对策,尤其是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对提升铁路物流竞争力、优化全社会物流资源配置,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1.构建多式联运模式

多式联运是铁路融入现代物流的核心路径,需打破运输方式壁垒,实现 “一单到底”。通过与公路、水路、航空等建立战略合作,在枢纽节点建多式联运中心,统一协调计划与中转流程。如港口城市开通 “铁路 + 海运” 专线,货物直达港口后直接装船,减少仓储搬运环节。借鉴国际经验,制定标准化联运单据与规范,依托信息化实现全程可视化追踪。国铁集团新成立的物流中心可牵头统筹资源,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协同,强化铁路在多式联运中的骨干作用。

2.大力推广集装箱运输

集装箱运输能提升效率,具标准化高、装卸便捷、可 “门到门” 服务等优势。需扩大覆盖范围,从干线向支线、末端延伸,针对高附加值货物等推出定制方案,配备专用车辆与设备。加强场站建设,在大型货运站和物流园区设堆存、维修区及信息系统,提升周转效率。推动与公路、海运的尺寸标准对接,减少换装成本。国铁集团新货运部可统筹调配资源,建全国性集装箱共享平台,提高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

3.积极发展物流配送服务

铁路需从 “站到站” 向 “门到门” 转型,延伸服务链条。在城市周边和工业园区建配送中心,利用铁路干线大运量集中运输,再通过短途公路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形成 “干线 + 支线” 网络。如针对电商货物开通定点快运班列,到站后由合作企业分拨至网点。加强与电商、制造业合作,提供仓储、包装、配送一体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国铁集团物流中心整合社会资源,建全国配送体系,让铁路物流贴近终端需求。

二、整合资源,开展综合服务,向第三方物流发展

1.整合铁路内部资源

铁路需打破部门与区域壁垒,高效利用货运场站、线路、车辆等资源。对场站分类规划,大型枢纽聚焦区域集散,中小型场站专注支线接驳,避免重复建设。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动态调配车辆,降低空驶率。国铁集团新货运部可牵头制定方案,建立跨区域资源共享机制,如租赁闲置线路给物流企业,或开展内部联合运输以降本[1]。同时优化管理流程,简化货运手续,依托信息化实现数据互通,提升协同效率,为综合服务打基础。

2.开展综合运输服务

突破单一运输功能,提供运输、仓储、装卸、信息处理一站式服务。在大型物流园区建现代化仓库,提供存储、温控、保税等服务;为制造业企业设计 “原材料运输 + 生产配送 + 成品外运” 全链条方案,对接生产计划保障供需。利用场站区位优势开展分拣、包装等流通加工,提升货物附加值。国铁集团依托新成立的物流中心,整合社会资源,与仓储、加工企业结盟,实现 “一次委托、全程服务”。全程物流的核心在于推动物流供应链与生产业务流程实现同步优化,这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依托全程物流服务产品,能够有效带动铁路物流的创新升级,加快其转型进程。从整体物流运作链条出发,需重点推进铁路物流服务创新,加大服务营销力度,构建铁路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无缝对接,进而为客户提供更具个性化、更符合需求的定制化物流服务。

3.向第三方物流转型

从 “运输提供者” 转型为 “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商”,利用网络与资源优势提供定制服务:为电商设计季节性方案,高峰期增运力;为跨境企业提供 “铁路 + 报关 + 保险” 一体化服务。引入先进管理理念与技术,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精准对接需求。国铁集团通过物流中心打造专业团队,负责市场开发、方案设计与执行,形成品牌优势,例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全流程物流服务,成为供应链核心伙伴。

三、建设铁路物流企业

1.构建统一的物流体系

构建统一物流体系需依托全国性或区域性铁路物流企业集团,实现运营管理、服务标准与信息系统的统一。

国铁集团新成立的物流中心作为核心执行机构,可统筹全国资源,打破区域界限形成 “一盘棋” 布局:在全国划分物流区域并设分中心负责区域调度,总部制定统一价格、规范及标准以保障服务一致性。同时建立统一信息平台,整合货运数据、客户信息与资源状态,实现全国资源可视化调度。通过资产重组与业务整合,将分散的铁路物流资产纳入集团管理,参考 “全国性或区域性铁路物流企业集团” 模式,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

2.强化物流组织建设

物流组织建设需兼顾内部架构与外部协同。内部明确国铁集团新货运部与物流中心的分工:货运部负责政策制定与市场规划,物流中心专注业务执行与客户服务,形成 “决策 - 执行 - 反馈” 闭环。组建涵盖物流管理、供应链规划、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团队,提升组织专业能力。外部加强与货主企业、港口、仓储企业的长期合作,签订战略协议共享需求信息,通过定期协同会议优化流程,增强物流链条的稳定性与效率,实现供需精准匹配。

3.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提升服务质量需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从时效、可靠性、个性化三方面发力。时效上优化运输计划与调度,开通 “定时达” 班列并承诺违约赔偿;可靠性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全程追踪,客户可通过手机 APP 实时查询状态;个性化上针对不同行业提供定制服务,如为生鲜企业提供冷链运输,为易碎品企业提供特殊包装[2]。

四、大数据信息分析与利用的专项对策

1.搭建铁路物流大数据平台

铁路物流大数据平台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基础,需整合铁路内部货运数据、客户信息、车辆状态等数据,以及外部的市场需求、天气、路况等数据,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池。平台可依托云计算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整合国铁集团各部门、各区域的货运数据,实现全国铁路物流数据的实时共享,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推动货运需求预测与智能调度

基于大数据平台的货运需求预测 助铁路提前调配资源,减少运力浪费。通过分析历史货运数据、季节性规律、经济指标等因素, 段的货运需求。例如,在 “双十一” 等电商高峰期前,预测到某条 班列数量,调配更多车辆和人员。智能调度则是在需求预测的基础 以需定运”。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货车空驶率高的线路,调整返程货 低空驶成本。国铁集团新货运部可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国货运资源的动态调度,提高 运输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3.深化客户服务数字化转型

客户服务数字化转型需借助大数据技术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精准性。例如,开发铁路物流 APP 或小程序,客户可在线完成货物下单、运费支付、订单查询、电子提单获取等全流程操作,无需到线下场站办理手续[3]。通过分析客户的历史运输数据,了解客户的货物特性、运输频率和时效要求,为客户推送个性化服务方案,比如针对长期合作的企业提供运费优惠或优先配载服务。同时,建立智能客服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常见问题,实现 7×24 小时自动答疑,提高问题解决效率。对于客户的投诉和建议,通过数据追踪分析问题根源,及时改进服务流程。国铁集团物流中心可利用数字化工具建立客户画像,精准对接客户需求,增强客户粘性,推动铁路物流服务从 “被动响应” 向 “主动服务” 转变。

五、结论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对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意义重大。通过建立适配的运输组织体系、整合资源拓展综合服务、建设现代化铁路物流企业,尤其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数字化赋能,铁路有望突破当前发展瓶颈,发挥自身优势,在现代物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环境变化,铁路物流需持续深化大数据应用,不断完善发展策略,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我国物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仝长庚, 尹明东, 陈宇, 等. 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研究[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24,(13):69-70.

[2]李江海.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改进研究[J].中国储运,2023,(07):62-63.

[3]刘静茹.关于对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创新的研究[J].科技风,2021,(20):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