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戏剧角色扮演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作者

马丹

苏州工业园区星浦实验中学215100

引言

在新课标倡导的核心素养体系中,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英语学科素养的关键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在课堂结构、教学资源与评价机制方面仍偏重“背诵式表达”与“模板训练”,导致学生在实际口语交际中出现思维滞后、表达生硬等问题。戏剧教学作为一种融合语言与情境、表演与交流的教学方法,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构建具有真实交际情境的戏剧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进入角色、生成语言、互动协作,可有效调动其参与意愿与表达动力,提升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本文拟以“戏剧角色扮演”为核心,系统剖析其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机制与优化策略,推动初中英语课堂从“语言训练”向“语言运用”转型,助力学生形成真实、自然、灵活的英语表达能力。

一、戏剧角色扮演的语言生成机制与口语教学契合分(一)戏剧角色扮演的语言组织特征

戏剧角色扮演强调语言使用的交际功能,其语言组织紧密依赖于角色定位、对话逻辑与情节推进。与传统的命题口语表达不同,戏剧中语言的生成是在特定情境下自然发生的,具有目的性、情绪性与逻辑性三重特征。这种语言生成模式使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必须依据情境背景选择语言结构、调动表达策略,有助于提升其语义构建与句式灵活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戏剧表演鼓励学生跳脱课本限制,借助角色视角进行“语言重构”,形成对交际内容的深度思考与创造性表达。

(二)口语输出过程中的交际动因与心理调节

学生在口语表达中常受心理障碍影响,如表达焦虑、语音自卑、表达动机薄弱等问题。戏剧活动通过设定具体任务与明确交际动因,帮助学生摆脱“空白表达”的心理压力,使其语言输出转化为完成任务的“自然行为”。此外,角色代入有助于学生心理“卸载”自身身份压力,使其更容易在“非自我”状态下大胆表达。在剧本演练中,学生通过情节预设、语音模仿与多轮互动建立起“可预期—可表达—可反馈”的心理路径,有效缓解了表达焦虑并提升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三)语音语调训练与语感构建的内在逻辑

初中生在口语表达中语音不标准、语调单一等问题较为普遍,影响其整体表达效果。戏剧表演作为声音与动作、语调与情绪融合的综合表达方式,能够强化学生对语音节奏、语调变化、语义停顿等语音现象的感知与模仿能力。通过角色表演训练,学生在模仿目标语言的同时加强对英语表达规律的理解,提升语感与语音协调能力,从而实现“语音—语义—表达”的动态整合。

二、基于戏剧角色扮演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策(一)设计任务导向型剧本推动语言生成

剧本设计是戏剧角色扮演教学的核心,需紧贴教材主题与学生生活经验,突出任务性与交互性。教师可围绕“解决问题”“完成请求”“表达观点”等常见交际目的设计剧本,如“图书馆借书”“处理课堂冲突”“城市参观导览”

等情境。剧本结构应兼顾语言输入与输出,设计多轮对话、观点表达、情绪转折等语言场景,促使学生在角色对话中产生实际表达欲望。此类任务导向剧本不仅激活了学生的语言储备,还推动了语篇结构与语义层次的自然构建,提升语言实用性。

(二)构建多维演练机制提升表达自信

教师应采用“分段演练—整合呈现—创意拓展”的训练机制,逐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与合作意识。在初始阶段可进行固定剧本表演训练,熟悉表达内容与语音语调;中期组织换角演练与语义替换训练,鼓励学生在同一情境中尝试不同表达方式;最终阶段进行“情境重组”或“角色改编”练习,促使学生灵活迁移语言知识,自主生成口语表达。

三、戏剧角色扮演在口语教学中促进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一)语言表达力的系统提升

戏剧表演打破了口语教学中“命题—背诵—表达”的机械结构,构建了“角色—情境—表达”的逻辑路径,使学生在自然表达中掌握句型结构、词汇搭配与语用策略。借助多轮角色体验,学生能在多元语境中形成对语言使用的整体认知,提升逻辑表达与交际完整性。更重要的是,学生可在不断的表达尝试中总结语言规律,形成语言思维与表达习惯,为长远语言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跨文化意识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发展

戏剧活动往往涉及不同国家、地域、职业、文化背景等元素,有助于拓展学生文化视野与语言外延。学生在角色代入中体验异文化表达方式与行为逻辑,提升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包容能力。通过角色设定中的礼貌表达、社交方式等内容,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形式,更理解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与交际规范,促进了其跨文化交流意识与全球胜任力的提升。

结论

戏剧角色扮演以其强情境性、任务导向性与高交互性,为初中英语口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结构张力。其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音掌控水平,更有效激发了表达动机与交际信心,助推了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注重角色设定的科学性、剧本内容的真实感与课堂组织的合理性,构建多层次、多阶段、多形式的表达训练体系,推动学生在“演中学”“演中用”“演中悟”,实现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的同步提升,构建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运用为导向的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孔珊珊,仇云龙.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行动研究[J].语言与文化研究,2025,33(3):134-138.

[2] 张睿洁.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25,25(6):154-156.

[3] 李苏静.角色扮演活动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5,10(1):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