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面裂缝智能识别与修复技术
彭雪
重庆 身份证号:500112199211063686
引言:
公路路面裂缝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和交通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随着公路交通负荷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在重载车辆频繁通行的情况下,路面裂缝的发生频率和发展程度逐渐加重。裂缝不仅影响行车安全和舒适度,还会导致雨水渗透到路基中,进一步加剧路面的损坏,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及时发现并修复路面裂缝,成为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重要课题。传统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多依赖人工巡查和局部检测,存在着效率低、检测不全面和准确性差等问题,且常常无法及时发现微小裂缝,导致裂缝在未得到修复的情况下扩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智能化的路面裂缝识别与修复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一、公路路面裂缝的产生原因与类型
公路路面裂缝的产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交通荷载、气候变化、路面材料老化、施工质量等。交通荷载是导致路面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重型车辆和超载车辆的频繁通行,会对路面造成较大的压应力,长期作用下容易导致裂缝的形成。气候变化也会对路面产生影响,温度的剧烈变化、雨水的渗透、冰雪的膨胀等都可能引发路面的热胀冷缩,导致裂缝的出现。路面材料的老化也是导致裂缝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路面使用时间的延长,材料的弹性逐渐降低,裂缝容易产生。施工质量问题也可能导致路面裂缝的出现,例如铺设厚度不均匀、材料配比不当、基层处理不当等,都可能为裂缝的发生提供条件。根据裂缝的形态,路面裂缝主要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斜向裂缝、网状裂缝、块状裂缝等几种类型。纵向裂缝通常沿着车行道的行驶方向延伸,主要受交通荷载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横向裂缝则常见于路面的宽度方向,可能与冻融循环和水分渗透等因素有关;斜向裂缝往往是由于沉降不均匀或路基不稳定引起的;网状裂缝通常是由于路面老化、温度变化等因素引起的表面裂缝,常见于老旧路面。
二、传统路面裂缝检测方法及其不足
传统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巡查、手工记录和局部检测。人工巡查是最常见的路面裂缝检测方法,通常由养护人员通过行车或步行方式巡视路面,发现裂缝并进行记录。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存在着效率低、检测不全面等缺点。由于人工巡查依赖于工作人员的经验和观察力,容易忽视一些微小或不明显的裂缝,尤其是在较长的公路段上,人工巡查的覆盖范围有限,难以做到全面检测。此外,人工巡查对于路面裂缝的分类、定位及记录的准确性较差,存在较大的主观性。手工记录的方式也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信息化需求,缺乏实时反馈和动态更新。局部检测主要依赖专业检测设备,如裂缝测量仪、车载激光扫描仪等,这些设备能够获取路面裂缝的详细数据,并生成相应的报告,精度较高,但设备的购置和维护成本较高,且适用于小范围检测,无法对大规模路面进行高效、实时的检测。
三、智能识别技术在路面裂缝检测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识别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路面裂缝的检测中,特别是图像识别技术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引入,使得裂缝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图像识别技术通过高清摄像头或无人机获取路面图像,并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分析图像中是否存在裂缝。深度学习算法能够通过大量的图像数据进行训练,自动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裂缝,并提供实时的定位与报告。这种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裂缝检测的效率,减少人工巡查的工作量,并避免人为错误。尤其是在长时间、高频率的公路检测中,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全程自动化检测,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检测覆盖率。无人机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裂缝检测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无人机搭载摄像头进行空中拍摄,能够轻松获取路面高空的全景图像,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分析,快速判断裂缝的严重性和类型。
四、路面裂缝修复技术与优化措施
路面裂缝的修复是确保道路平整性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修复技术的选择取决于裂缝的类型、规模以及路面使用环境等因素。常见的裂缝修复技术包括填缝修复、热熔修复、冷补修复等。填缝修复适用于裂缝较小的情况,采用沥青、树脂等材料填充裂缝,能够有效阻止水分渗透,防止裂缝进一步扩展。热熔修复则通过将热熔沥青涂抹到裂缝处,通过热压使其填充和密封,适用于温度较高或湿度较大的环境。冷补修复主要用于低温环境,通过使用冷补沥青进行裂缝修复,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固化的优点,但对于较大的裂缝修复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新型材料和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修复技术逐渐成为修复领域的重要方向。
五、智能化路面裂缝检测与修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路面裂缝检测与修复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未来的路面裂缝检测将实现全面自动化,能够在施工阶段、运营阶段和养护阶段实时监控路面状况,并提供数据支持,确保路面安全。随着自愈性材料、智能修复系统的不断研发,未来的修复技术将趋向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在修复方法的选择上,将更多依赖于智能算法,确保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裂缝类型下选择最优修复方案。未来,路面裂缝智能识别与修复技术的结合将推动公路养护工作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发展,提高公路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道路安全与畅通。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公路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与类型,探讨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重点研究了智能识别技术和修复技术在路面裂缝检测中的应用,提出了智能化路面裂缝检测与修复技术的实施路径。研究表明,智能识别技术和修复技术的结合能够显著提高路面裂缝检测与修复的效率和精度,减少人工成本,提升公路养护工作的质量。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智能化路面裂缝检测与修复技术将成为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方向,为道路安全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赵炜诚,胡长顺,许志鸿.人工智能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03,(03):1-4.
[2]郑海祥,李影,黄慧君.灌浆技术在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处治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12(11):106-107.
[3]叶超强,刘斌清,禤炜安,等.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西部交通科技,2018,(06):38-40+105.DOI:10.13282/j.cnki.wccst.2018.0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