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作者

杜伟华

长春市榆树市秀水镇中心小学校130436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如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呈现形式、便捷的交互功能等,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仍存在诸多问题,深入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探索有效的整合路径,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现状与问

(一)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滞后

虽然网络上存在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但适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且质量高的数字资源相对匮乏。一方面,部分资源内容陈旧,与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和课程 标准不 足教学实际需求。例如,一些数学课件中的例题和习题还停留在多年前的版本, 未及 日新 方面,资源形式单一,多为静态的文档、图片或简单的PPT,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充分 术在教学中的优势。此外,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不完善,不同地区、学校之间的资源分布不均衡,限制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在教学中难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部分教师仅能使用基础的办公软件制作简单的课件,对于复杂的教学软件,如几何画板、数学教学专用互动平台等,缺乏操作技能和应用经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往往不能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展示教学内容的工具,无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能。同时,学校针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不足,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难以满足教师实际教学需求。

(三)教学模式创新不足

尽管信息技术为教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小学数学课堂仍以传统讲授式教学为主,信息技术的应用未能有效改变教学模式。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大多是将板书内容转化为电子课件进行展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在课堂互动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够充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仍以传统方式为主,未能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实时的互动交流。此外,在课后学习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较为薄弱,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个性化学习指导、学习效果反馈等方面的作用。

(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欠缺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信息技术的展示功能,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依赖教师和信息技术提供的学习资源,缺乏主动探索和思考的意识。例如,在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完成作业时,一些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任务,遇到问题直接查看答案,没有深入思考解题思路和方法。同时,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引导,导致学生在面对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时,不知道如何有效利用,难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策略(一)优化数字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联合教育机构整合专业力量,紧扣课程标准开发动态数学动画课件与交互式学习软件,同时鼓励教师将教学经验转化为校本资源。搭建区域或校际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通过审核管理、大数据分析优化资源,提升利用率。

(二)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制定涵盖技术基础与学科融合的培训计划,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如专项培训几何画板在图形教学中的应用。设立教学竞赛与奖励机制,组织案例分享会,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

(三)创新教学模式

整合线上线下教学,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课前预习、课中互动、课后分层辅导,实现个性化学习。借助互动软件实现抢答、投票等实时反馈,利用在线平台促进师生、生生交流,培养合作能力。

(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

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兼具挑战性与趣味性的任务,如用电子表格完成“统计与概率”实践项目。教授信息检索、平台使用及思维导图整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学习策略。

(五)加强家校协同

通过家长学校、线上讲座普及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指导家长利用数学学习APP 开展亲子互动,营造家庭学习环境。

四、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注意事项(一)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

在整合过程中,要明确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和运用信息技术,避免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导致教学过程本末倒置。例如,在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教学中,传统的板书演示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计算过程,此时就无需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习基础存在差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操作指南和更多的练习机会;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拓展性的学习资源,引导他们进行深入探究。

(三)注重信息安全与道德教育

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信息安全与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个人信息安全。例如,教育学生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等。

五、结论

新时期,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目前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优化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和家校协同等策略,能够实现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整合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过度依赖信息技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注重信息安全与道德教育等问题。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持续探索和创新整合方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强.试析新时期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15):23-24.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5.010.

[2]安军.新时期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105.

[3]马丽琴.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提升途径探究— —基于信息技术运用角度[J].教师,2020,(2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