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据驱动下小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路径与实践成效

作者

董红燕

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学校 单位邮编:472400

前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向优质发展迈进,传统“一刀切”式作业设计方式已逐渐显露出其弊端,已很难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由于小学数学内容更加繁杂,并且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在小学阶段,强化个性化学习任务十分重要。数据驱动视角可以为小学生个性化作业设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此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而教师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洞察,并据此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

一、数据驱动下小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路径

(一)分析学生学习数据

当前教育信息化浪潮中,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对学生作业、考试成绩、课堂成绩等学习资料搜集与分析,教师能够对学生学习情况有一个完整认识,从而对教育进行有效辅助[1]。

数据驱动下的小学个性化作业设计过程中, 需要首先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针对性指导。比如,从对作业完成情况的 可以看出, 有些学生对某个章节的知识掌握不够好,因此教师便可以针对性为其讲解, 的困难。 外 测试结果也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一项主要标准。数据驱 识与掌握不同科目、不同题型的分数,并从中找出学生学习的兴 学生在数学几何作业中获得较高分数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其探究更深层次的几何知识,从而持续激起个人知识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理念创新:从“单一”到“个性”

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来看,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和“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观念。在此过程中, 过参与教学讨论,观看创造性教学个案,使教师能够对每位同学特有的学习途径具有深入认识以及 实现内化与外显,能够将其落实到作业的各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对教师 的训练。在河南省义务教育基础性作业评价平台中,需要对教师进行该平台的基本原理认识,以便对学生表现资料进行处理,并且由数据“门外汉”转变为“分析师”,能够切实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个性化的作业设计提供技术支持[2]。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主要是指导家长能够注意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例如,在线作业和课外数学读物时间,并向教师进行定期的反馈。而家长可以帮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困惑和兴趣点记录下来,以便教师帮助解决。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的家长讲座,引导家长与学校进行个性化作业合作,指导家长激励学生向不同形式的作业发起挑战,以切实形成“个性化+多元化”作业设计模式。

(三)拓展多种作业类型

1.巩固练习型

根据新学的知识点,教师以平台数据驱动,可以为学生设计一套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其中的题型要完全覆盖课堂教学知识重点和难点,并且强调题量和难度都要根据学生个人能力来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使其在短时间内将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不断加强个人知识学习记忆,达到优化教学目的。

例如,教师讲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课程时, 便可以针对圆柱表面积计算,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针对性作业设计。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来说, 进行简 展开图形辨识和面积计算;对于学习中等层次学生可以增设复合圆柱体表面积计算题等。 式更好适应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有效运用。

2.拓展延伸型

主要是指从教室知识资源出发,逐渐向外扩展学科知识范围。

例如,教师讲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测量》课程时,向学生讲授相应的尺度知识后,便设计拓展性作业,即按照地图比例尺来估计两地的实际距离,画出学校的简单平面图,并在上面标出比例尺。这样将学科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去,然后应用到生活中去,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转移和实际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3.探究创新型

主要是设计开放性、创新性作业,鼓励学生在作业完成中能够独立思考。

例如,教师讲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程时,便为学生设计多种不同形式的推理性作业,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并且通过团队合作发掘出更深层次的数学规律,从而培养出更高层次的思维和创造力。

(四)数据反馈调整作业设计

通过对作业任务完成时间的调查数据,当前大多数学生在某一项作业任务时所花的时间太多或者太少,因此有必要对作业内容做出相应调整。与此同时,答案的正确性则能更直观地反映出作业设计是否合理。但是,如果某个相关作业的准确率非常低,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计算问题,大部分学生的错误率非常高,说明学生对这一点的掌握不好。那么,在以后的作业设计中,便可以添加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从简单的分数认识朝向分数乘法方向加以拓展,以不断强化学生对这一方面知识的记忆与巩固。

二、数据驱动下小学个性化作业实践成(一)学习态度出现逆转

基于本研究中河南省义务教育基础性作业评价平台,实现数据驱动下小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与实施,可以明显看到超过90%的学生对日常数学作业抱有期望,他们认为作业更加具有趣味性,并且在作业完成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提问,有疑问的学生也越来越 Z ,其学习积极性也逐渐提升。除此之外,在个别辅导方式下,过去不喜欢数学作业学生也将逐渐重拾自信,并能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个性化成长得以突显

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实现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其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获得更多的个性化学习机会;优秀的空间想象力在三维模型类专题作业中得以体现;在数学故事创编和讲解作业中,语言能力较强的同学表现突出等。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长处,寻找最适合自身的有效学习方式[3]。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数据驱动的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中,可以作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这既有助于使其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又可以起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无论对当前学习,还是未来发展成长都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江丽芳.新课标下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多元模式探索[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17):19-21.

[2]薛洁静,孙艳.数据驱动视域下的小学中年级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J].读写算,2024,(32):13-15.

[3]王笑添.数据赋能,精准施教——论小学数学作业数据化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34):75-78.

本文系 2023 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数据驱动下小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hnzyp.j231201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