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呈现方式与优化策略
赵渝
天津 商业大学 天津 300000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语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深厚家国情怀人才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直接 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要求大学英语教学需“ 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版)》(以下简称《新视野》)与《新 简称《新目标》)作为英语教学的主流教材,其文 响。本研究聚焦这两套教材,旨在揭示其中华文化呈现的现状与问题, 并提出 以期提升英语教学的文化育人实效。
一、教材中中华文化呈现现状
(一)广度与深度的不平衡
1.《新视野》:
相较于第三版,第四版教材在课文选择上引入了更多有关中华文化的课文及中国故事,呈现出广度尚可,主题多样的特征。教材中所涵盖的中华文化符号明显增多,如书法、孝道、传统节日、历史人物、哲学思想、以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议题(如互联网经济)。例如,第一册 Unit 3 “Heroes of our time” 的课后练习中涉及“郑和下西洋”;第二册 Unit 4 “Mission and exploration of our time” 提及“丝绸之路”。
深度稍显不足: 文化内容仍多以“点”的形式零星散落在教材中,缺乏系统深入的专题探讨,对文化现象的介绍也多停留在表面事实描述,对其蕴含的历史渊源、社会价值及在当代语境下的变迁与挑战缺乏深入解读。现代中国形象(如自主创业、科技创新)的呈现相对薄弱且视角单一。
2.《新目标》:
相较于其前身和同类教材有了显著的进步。如第一册 Unit 2“Love and friendship”课后翻译涉及《傅雷家书》节选;第四册 Unit 4“The Legend of Animals”涉及“十二生肖”,呈现出有意识、有层次、多角度地融入中华文化元素,体现了培养文化自信的时代要求。然而,在深度、广度、平衡性和呈现方式上仍有提升空间。
系统性仍有欠缺:虽具备一定主题意识,但中华文化内容融入的深度和系统性仍有待加强,未形成模块式教学,因此对文化内涵的挖掘多依赖于教师课堂发挥。
(二)呈现形式:仍以输入为主,互动性弱
1.中华文化内容的主要呈现形式为:背景补充(对教材中出现的与中国相关的人名、地名等进行简要补充);材料阅读(涉及篇幅较短的阅读文章);翻译练习(翻译涉及中华文化的内容);口语/写作话题(如“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介绍你最喜欢的中国城市”等)。
2.主要问题:
主动性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依然是教学内容的接收者,被动接受关于中国文化的介绍,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华文化的任务设计。
互动性不足:依然缺少模拟真实跨文化交际场景(如向外国友人解释文化现象等)的活动设计,未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本土文化关联缺失
两套教材作为全国性通用教材,其文化内容的选择具有普遍性,但缺乏与地域特色文化的联系。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港口城市,拥有独特的津味文化、历史遗迹、特色饮食文化以及当代城市发展成就等,这些内容在当前教材中体现极少。
二、中华文化在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优化策略:
(一)构建系统化、层级化的中华文化主题模块
化零为整、层级递进:在教材修订或校本材料开发中,打破零散分布模式,系统规划贯穿各学期的中华文化主题模块,由点及面,深入挖掘,如思想内核(儒家思想、传统美德)、艺术瑰宝(传统文学、书法绘画)、历史成就(重要历史人物、丝绸之路)、当代中国(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此外,融入时根据学情选择深度、难度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符合不同年级需求的任务。
(二)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深度融入地域文化特色
积极整合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资源作为教材补充,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设计丰富的产出型任务,鼓励学生展现地域风采,融入特色文化(津味曲艺、历史街区、民俗活动、特色饮食、港口城市发展),产出形式需多样化,充分结合当前社交媒体迅速发展趋势,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访博物馆、非遗工坊、历史街区等,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有社会实践意义的产出活动,如撰写介绍某非遗项目/特色美食的英文推文、为旅游景点设计英文解说词制作宣传视频等。
(三)不断提升授课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
1.专项培训:英语教师需积极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教学法的系统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
2.教学资源支持:建立共享的、高质量的文化和中华文化英文教学资源库(文本、音视频、课件、活动设计)。
三、结语
大学英语教材远非单纯英语教学依托,更是塑造文化认知、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天商两本教材的剖析,我们可见当前中华文化融入上呈现碎片化、被动化及本土关联缺失等问题。当前形式下,唯有在教材中系统构建中华文化主题脉络,深度阐释其内容,充分激活如这般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实现语言能力及文化素养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2020).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 版). 高等教育出版张虹, 李晓楠. 高中英语教材文化呈现研究[J].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22, 5 (04): 42-52+92.
肖维青. 大学外语教育的中华文化意识建构:内涵阐析与实践探究[J]. 外语界, 2025, (01): 13-20.
郭佳鑫, 马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外语教育的价值、目标及路径[J]. 外语教学, 2023, 44 (04): 63-68.
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网.
2023 年市教委科研计划专项任务项目(外语教育)---《大学英语教材中的中华文化融入与呈现研究—以大学英语读写教材为例》(项目号2023ZXWY-QN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