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巡察成果运用的研究
乔晓瑞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00042
引言
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深化的新阶段,巡察工作已成为高职院校强化党内监督、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抓手。巡察成效的核心在于成果转化,只有确保问题整改彻底、制度完善到位、长效机制健全,才能充分释放监督效能。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仍面临整改流于表面、制度创新不足等现实困境。本研究立足新时代背景,深入探讨巡察成果在高职院校中的转化路径,分析存在的短板及其成因,并构建系统化的应用框架,旨在为推进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实践借鉴。
一、高职院校巡察成果运用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支撑
高职院校巡察工作成效转化建立在党内监督理论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相融合的基础上,成为推动管党治党责任向教学一线传导的重要抓手。巡察工作突出政治站位、精准发现问题与落实整改成效,其核心价值在于促进制度完善和管理水平提高。根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及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改革相关文件要求,巡察结果既是加强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优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有效途径。面对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职业院校需要构建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实现问题整改、制度完善与风险管控的有机统一。现阶段,随着制度框架日益完善和实践探索持续深化,为职业院校建立规范、科学、务实的巡察成果转化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并明确了实施路径。
二、高职院校巡察成果运用的现实做法与存在问题
(一)巡察成果在高职院校整改落实环节中的具体体现方式
在高职院校的巡察整改实践中,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问题清单化管理、责任精准划分以及流程动态监控三个维度。各院校根据巡察反馈意见,系统编制整改实施方案,将整改内容、预期效果、责任主体及时间节点等要素有机整合,构建"问题导向—对策制定—责任落实—时限管控"的全周期台账机制。各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分解表逐条推进整改,通过分级负责制确保问题解决不留死角。校纪委与组织人事部门联合建立专项督导机制,采取阶段性评估与复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杜绝问题反复出现。部分院校创新性地将整改进展与部门绩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直接挂钩,显著提升了整改工作的约束力和实效性。
(二)巡察反馈意见转化为制度规范和长效机制的常见路径
高职院校开展巡察整改工作时,既要处理具体问题,更需构建制度化的长效治理机制。巡察反馈意见通常采取"三转化"方式实现制度融合:首先对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普遍性症结,促使整改工作由点及面转向体系优化;其次针对整改需要修订完善现有规章,特别是在经费使用、物资采买、人员聘用等关键环节填补制度空白;最后将整改成效转化为标准作业程序,强化规章制度的落地效果。部分院校还建立了"制度审查程序",保证新订制度与巡察整改目标相协调,实现"规范明确、责任清晰"的管理要求。
(三)巡察成果运用过程中存在重整改轻长效的倾向问题
在高职院校巡察工作实效转化过程中,普遍呈现出"整改优先、长效滞后"的运作特征。不少单位将巡察整改简单等同于即时性问题处置,过度关注"快速见效"的表面成效,而疏于构建制度化的解决方案。部分整改方案设计存在形式化倾向,仅着眼于完成规定动作,未能系统追溯问题产生的深层诱因,致使同类问题反复出现,整改成效难以持久巩固。同时,后续评估体系与制度转化机制的不健全,使得巡察成果无法有效嵌入院校治理框架。长效机制的缺位,折射出部分高校尚未真正完成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思维转型。这种状况不仅弱化了巡察监督的实质作用,也制约了学校管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亟待通过健全制度设计、压实主体责任、重构工作链条等途径,推动巡察成果向治理效能
的深度转化。
三、推动高职院校巡察成果有效运用的实践路径与价值体现(一)完善整改评估机制推动巡察成果向治理效能转化
在高职院校巡察成果运用过程中,整改只是起点,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科学评估推动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目前,一些高校存在整改评估标准不清、方式单一、缺乏持续跟踪的问题,导致整改落实效果难以量化,影响巡察监督的长远成效。为此,应构建“过程监控+结果评估+跟踪问效”一体化整改评估机制。一方面,建立分层分类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整改任务的完成情况、落实质量和制度转化进行全过程监督;另一方面,强化评估结果的反馈与运用,将整改质量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与干部年度考评,增强责任落实的刚性约束。同时,推动校内纪检、组织、审计等多部门协同联动,形成评估合力。
(二)建立巡察成果运用闭环管理制度促进成果深度融合
高职院校巡察工作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推动问题整改、形成制度成果与治理提升。为实现巡察成果的深度融合,应建立闭环管理制度,打通“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成果转化—跟踪反馈”的全流程机制。一方面,要明确各环节责任分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人、进度可控、结果可查;另一方面,要强化成果转化,将典型问题、整改经验和制度空白及时纳入制度修订清单,推动成果向制度规范沉淀。同时,建立动态跟踪与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数据平台对整改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形成常态化“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此外,闭环制度还应纳入校内治理流程,融入日常考核、干部管理与风险防控体系,使巡察成果由临时应对转向长期治理。
(三)强化成果运用结果导向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在高职院校巡察工作中,成果运用不仅是监督整改的终点,更应成为激发单位和个人干事创业积极性的驱动点。强化结果导向,关键在于将巡察成果与绩效考核、干部选用、资源配置等管理机制有机融合,增强整改实效的激励作用。一方面,应将整改成效纳入院系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与绩效评价体系,对落实有力、整改规范、成效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和资源倾斜,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将成果运用与干部评价体系相挂钩,作为干部选拔、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促使领导干部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同时,构建正向激励与责任追究并重的机制,对整改敷衍、反弹复发的情况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结语: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和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巡察成果的有效运用已成为提升高校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应以问题整改为起点,推动成果向制度建设、流程优化和治理效能转化,真正实现从“整改一时”到“长效治理”的转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路径探讨,提出构建闭环管理、强化评估机制、注重结果导向等措施,旨在为高职院校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巡察成果运用机制提供参考。未来,应进一步增强制度执行力与责任落实力,充分发挥巡察在服务大局、推动改革、保障发展的监督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书颖.坚持问题导向做好高校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研究[J].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2(19):14-17.
[2]谷笑蓉.高校巡察整改及成果运用:公共价值,多维成效与深化对策[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4,54(2):165-168.
[3]吕思思.构建高校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保障机制的研究[J].新丝路:中旬, 2022(1):0205-0207.
[4]王婷婷.治理现代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巡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 202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