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术期护理进展

作者

余志娟 刘高琼 尚凡 林桂洁 胡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眼科 广东汕尾 516601;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深汕中心医院 急诊科 广东汕尾 516601

视网膜脱离是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定义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分离,病因包含视网膜周围囊性变性、视网膜裂孔形成、玻璃体牵拉等。视网膜脱离通常无明显疼痛症状,但常表现为眼前出现漂浮物,其预后和治疗及时性密切相关,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患者的视力严重受损,甚至致盲。由于目前尚无可使脱离视网膜复位的药物,治疗以手术为主,通过对视网膜撕裂的修复、替换变性玻璃体、减少玻璃体牵拉等,可以促进患者视力恢复。由于手术是侵入性治疗,风险较多,围术期精细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视网膜脱离患者,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手术的成功概率,还对患者术后康复有促进作用,可以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本文现对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展措施做如下综述。

1 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视网膜脱离有致盲的可能,患者发病后,出于对视力丧失、手术效果、预后等的担忧,常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负面情绪的存在,不仅对患者睡眠、饮食等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影响患者生理指标,如过度焦虑造成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于麻醉、手术都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术前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担忧、需求,并为患者提供疾病相关知识宣教,如视网膜脱离病因、治疗进展、预后情况等。若患者治疗信心不足,可以通过为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有研究[1]通过团体人际心理护理的方式为视网膜脱离患者提供心理支持,通过团体形式,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让患者了解自身心理变化,从而调整自己不合理期待,改变不良情绪,其结果显示团体人际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并提高患者围术期的遵医行为。

1.2 病情评估

准确的病情评估是完善术前准备、制定手术护理方案和应急预案的基础。首先是眼部和相关指标的监测,完善视力、眼压、眼底检查,明确视网膜脱离的类型、范围、病情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类型的眼部病变,这是手术方案制定的关键。同时,对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包括既往病史、生命体征、心肺功能等,评估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制定相应的手术护理方案,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1.3 术前准备

完善的术前准备是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关键。术前 1d 遵医嘱予以患者抗生素,预防术中和术后感染;术前对结膜囊进行充分清洗,将眼部分泌物、细菌充分清除,从而减少感染风险;若患者需要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前需完善散瞳等特殊眼部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此外,术前体位训练对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也有积极意义,根据患者手术对体位的要求,术前每天对患者进行床上俯卧位、低头卧位、床旁低头等体位的训练,能够促进患者逐渐适应限制性体位,提高患者对体位的接受度,属于积极的二级预防策略[2]。

2 术中护理

2.1 手术室环境护理

保持手术室环境的适宜,温度控制在 22C~24C ,湿度控制在 40%~60% ,减少环境刺激对患者舒适度的不利影响。手术室布局要合理,护理人员有序摆放手术器械及设备,术前对各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调试参数,确保器械能够正常使用。

2.2 术中配合

根据主刀医生的操作习惯,积极配合术中操作,准确传递术中用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同时配合手术团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证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3 术后护理

3.1 体位护理

视网膜脱离术后体位护理是护理内容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手术效果。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眼内填充物的差异,术后患者需要保持特定的体位,以保证手术效果。若视网膜裂孔出于上方,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若处于下方,则采取俯卧位、低头位。气体填充手术患者,术后需要采取低头位或俯卧位,让气体予以视网膜正确的压力,促进视网膜的复位。硅油填充患者也需采取俯卧位、低头位。但长期采用低头位和俯卧位会增加患者的不适感受,需要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进行缓解或采用辅助用具帮助患者保持体位。有研究认为,为了维持患者头部固定不动,必要时应当使用自制托架进行支持,对于被动体位带来的不适,可以通过局部按摩的方式减轻[3]。还有研究[4]将头位角度预警器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术后强迫体位的患者护理中,这种装置能够对患者头部角度进行监测,借助传感器反馈患者头部角度变化,若患者头部偏转超过了规定角度,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患者将头位调整至合适的角度,从而提升患者强迫体位的执行准确率,该研究认为相较于传统人工监测方式,头位角度预警器更为精确,可以有效解决患者术后体位护理的难题。李玲[5]等人的研究为了提升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舒适度,自行研制了“全方位舒眼枕”,结果显示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限制性体位依从率以及视网膜复位率,还能减轻限制性体位引发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

对视网膜脱离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始终致力于改善限制性体位带来的不适感受以及提高患者的依从率,在临床实践中可借鉴报道的先进经验,结合医院情况和患者特点,设计相应的辅助装置来提高对患者体位护理的质量。

3.2 疼痛护理

术后长时间保持被动体位、手术引发的眼压升高等可导致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人员应当积极观察和评估患者疼痛症状,每天定时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视觉模拟评分法等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即时向医生反馈评估结果,并遵医嘱合理使用镇痛药物,使用镇痛药物后再次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了解患者对镇痛药物的反应,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调整或维持镇痛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3.3 日常护理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术后用药,术后通常需要应用激素、抗生素眼药水来减轻炎症和预防感染,护理人员应当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各种药物,确保其能掌握药物使用方法、频率、相关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和家属术后要积极进行伤口清洁与护理,每日使用无菌棉签擦拭眼部分泌物,保持眼部清洁干燥,告知患者不可揉眼,避免过度用力,以免眼压升高影响伤口预后。术后保持清淡、营养均衡的饮食,促进伤口恢复。

3.4 延续护理

常规的护理通常终止于患者出院,但视网膜脱离患者出院后仍然需要较长时间的正确护理,在疾病恢复期间,给予患者持续、动态的专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护理依从性,进而促进疾病的恢复。延续护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包含短信、电话、上门随访等,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以微信为代表的软件平台为医院开展延续护理提供了便利。有研究[6]通过微信平台对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借助微信公众号,为患者定期推送护理知识以及复查提醒信息,有效提高了患者对于用药、检查、自我护理、饮食、体位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且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4 小结

综上所述,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率有重要影响,予以患者科学的护理是促进其病情康复的关键。术前完善的准备是手术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时予以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患者生命体征波动对手术的负面影响;术中积极的护理配合对于手术顺利完成意义重大,需要护理人员与主刀医生多加磨合,形成默契,提高手术配合度;术后体位护理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内容,积极研制有效的辅助体位支具可以提高患者体位依从率,延续护理的开展为患者提供了持续性的专业照护支持,有利于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丁来霞,钱芳,俞丹丹,等.团体人际心理护理对玻璃体切除围术期患者应对方式、不良情绪及遵医行为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2,19(24):3779-3782.

[2]黄君茹,倪连红,何艳婷,等.术前体位训练联合俯卧床在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22):172-175.

[3]麻荣萍,张月明,张建华.预见性护理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1,35(20):3745-3747.

[4]周玲玲,戈晓华,何艳,等.头位角度预警器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体位支持的效果分析[J].军事护理,2023,40(2):113-116.

[5]李玲,祁勇军.自研"全方位舒眼枕"对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体位护理的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研究,2023,32(13):28-30.

[6]李立丽,李群,左建云.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对改善视网膜脱离患者手术预后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4,43(9):1719-1723.

第一作者:余志娟,女,汉族,湖南永州,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胡玲,女,汉族本科学历,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