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谈引进大足黑山羊爆发疫病的综合防控对策

作者

罗睿 曾进

重庆市大足区龙石镇产业发展中心 重庆 402382 重庆市大足区畜牧渔业发展中心 重庆 402360

摘要:羊群售出、买进本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但在羊群引进后因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措施未到位,导致场内继发、混发羊传染性胸膜炎、链球菌病、魏氏梭菌如羔羊痢疾、羊场毒血症以及附红细胞体病等,这些疫病是目前严重威胁养羊生产的重大疫病,在很多地区广泛流行,给养羊场业主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为此需采取针对性解决对策,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加以防范,科学饲养管理,提高防疫意识,开展疫病防治,提升养殖户疫病防控能力,本文就羊场引进大足黑山羊后爆发疫病防控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黑山羊饲养;疫病防控;问题解析;解决措施

由于大足黑山羊因具有遗传稳定、体格较大、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高、抗病力强、肉质好等优良品性,深受市内外消费者喜爱,黑山羊价格逐年攀升,活羊供不应求。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和部门对大足还是要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黑山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大足黑山羊已经成为大足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产业。各黑山羊规模场为扩大种羊群,从辖区内散养户或规模场引进黑山羊饲养,由于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而引发、继发新的疫病,出现死亡现象较为普遍。据统计:引进羊群引起发病率达20—50%,死亡率40—80%,甚至引起原有羊群发病死亡。给养羊场业主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在引进羊群、饲养管理过程中应严加防范。

1. 引发疫病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圈舍选址、设计不合理

除大中型黑山羊规模场圈舍选址、设计布局达到规范要求外,部分养羊场没有根据场址的朝向地形、地势、地貌、主风向、坡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布局与合理规划,生活区、生产区、污物处理区等功能区相隔较近且存在交叉。圈舍采光、防寒保温效果差,通风不良,氨气味浓、圈舍漏粪漏缝选材不科学,不利于彻底消毒。

1.2 引进后饲养方法方式不当

引进羊群后改变原有饲养方法方式,舍饲黑山羊以发酵草料、干草加精料为主,放牧黑山羊以放牧加精料为主,一旦改变原有的饲养方式,羊群一时难以适应口味,不食或吃不饱甚至出现拉稀症状。

1.3 引进羊群未按规定引进和隔离

新建羊场或扩大规模的羊场,多数均需引进数量众多的羊群,养殖业主无羊群销售来源渠道,除养殖业主自行选购外,多数均委托中介人选购并负责运送,有的不良贩运户甚至从发生疫病的地区低价购买或处于疫病潜伏期的羊群,未经农业部门检疫且无检疫合格证明,养羊业主的防疫意识不强,运载车辆消毒不严,将疫病随羊群引入,不经隔离或隔离不彻底就合群饲养。

1.4疫病预防不及时

养殖业主对免疫重要性认识不强或对疫病危害重视不够,引进羊群后未充分了解已注射哪些疫苗,没有及时结合当地或本场疫病方式情况制订免疫程序,或认为本场多年未发生过疫病或位置偏僻,不存在疫病传播风险,不需免疫疫苗。

1.5 没有充分认识到疫病的复杂性

饲养黑山羊多年,始终存在羊传染性胸膜炎、链球菌病、魏氏梭菌如羔羊痢疾、羊场毒血症以及附红细胞体病、羊传染性口疮、羊肠道寄生虫等病原的事实。

1.6 消毒不彻底

运载羊群的车辆消毒不彻底;养羊业主虽已制定圈舍消毒,但不按规定程序消毒、或消毒药物不替换使用或未配备必备的消毒设备,消毒药物品种单一、消毒不彻底,存在消毒死角。

1.7 疫病治疗不及时

不分养羊业主自认为饲养黑山羊多年,已能认识治疗所出现的疫病,没有全面分析可能出现疫病混发、继发的情况以及因气候变化引起疫病,没有进行留下病学调查、分析病因、对症治疗;或使用治疗药物不对症,只有治疗不见效果才请有资质的兽医诊断,往往导致发病、死亡数量增多。

1.8 生物安全措施形同虚设

养殖场大门无消毒设施,外来人员可以随意进入养殖场所;有的甚至饲养猫狗;防患蚊蝇、老鼠措施不到位;无专用的疫苗冷藏设备;病害及其病死羊只深埋处理不规范;粪污以及污染物未经堆积发酵处理。

2.疫病防控的综合措施

2.1 确保养殖场所设施齐全

圈舍应配备通风换气设备,保证冬暖夏凉,保持空气清新,气温较低时应添置升温设备,尤其是羔羊更应保温;圈舍漏粪漏缝选材应便于粪污冲洗消毒,耐腐蚀;粪污收集池、沼气池、粪污发酵场所应布局合理且与饲养规模相匹配。

2.2 严格落实隔离观察措施

引进羊群应尽量从附近无疫病的养殖场购进,须经检疫合格;引进后再专门的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发现异常剔除;隔离观察至少15—21天,确认健康后方可混群饲养。

2.3 彻底消毒灭源

新建圈舍在引进前必须彻底消毒2—3次,方可引进;运输羊群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扩群饲养的要做好圈舍卫生清洗消毒,坚持每周全面消毒1—2次,注意消毒药物更换使用,重点是用具和食槽,坚持每日清扫圈舍,保持舍内干净干燥,圈舍内外用具要严格分开使用,不能混淆使用。

2.4 加强饲养管理

新购进的羊群,尽量不要突然更换饲料,提供新鲜牧草或精料,逐步更换饲养方式和饲料;严禁饲喂霉变的饲料和冰雪草料;严禁雨天和有露水时放牧;收割带有雨水的青饲草应晾晒,不能堆积存放避免青饲料中毒;种植牧草;购进后的前几天用多维电解质饮水,保证饮水清洁卫生,保证营养均衡,保证羊群快速适应。

2.5 落实疫病预防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免疫计划,对羊痘、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羊传染性胸膜炎、魏氏梭菌(三联四防苗)等疫苗开展预防注射;做到免疫针头、注射器、注射部位彻底消毒,注射部位、注射方法、注射剂量准确;疫苗运输、保存应避光低温保存;并抽血监测免疫效果;抗体滴度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及早进行二次免疫。阉割公羊严格部位消毒、器械消毒;佩戴时严格耳标和部位消毒,防止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2.6生物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坚持进入养殖区域应更换衣服、鞋帽,与饲养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养殖区域,尤其是贩运户更要严禁入内;做好除蚊灭蝇;不在场内饲养猫狗;粪便及污物进行堆积发酵;病死、病害羊只要按规定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或收集冷冻保存集中交有资质的畜禽无害化处理机构处置,不得随意抛丢。

2.7 预防寄生虫病

对羊群要制订全面有效的驱虫规划,每年开展3—4次肠道寄生虫、体表寄生虫的驱虫工作,尤其是放牧黑山羊;炎热季节应用药物预防附红细胞体病,以期提高饲料报酬。

2.8 发现羊只及时治疗

在饲养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羊群精神、采食、运动、粪便有无异常,发现病羊要及早隔离,及早请有兽医资质的兽医进行对症治疗,坚持按疗程进行治疗,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气温变化应防感冒、胃肠道疾病,切断传播途径。养殖场应对羊群常见病、多发病储备适当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2.9 提高业务技能

业主应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全面掌握饲养管理、免疫接种技术、疫病诊断等业务技能。

3. 结论

综上所述,要解决引进黑山羊饲养难、存活率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强对规模羊场的疫病防控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合理用药,加强消毒等防控措施,提高舍饲养羊的防疫能力水平,减少经济损失,才能促进大足黑山羊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