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三级预防在门诊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作者

赵丽

临汾市人民医院 141000

糖尿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临床有着较高的患病率。随着病程延长,如患者的血糖水平未获得有效控制,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一系列并发症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1]。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预见性,效果有待提升。三级预防指的是,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通过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以实现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目的[2]。基于此,本文展开进一步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我院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 60 例),试验涉及到的时间段:2024 年 01 月-2024 年 12 月,采取单双号分组,即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三级预防干预),2 组患者人数相同,各 30 例。对照组,男/女 scriptstyle=20/10 ,年龄 35-75 岁( 58.46±3.53 )岁,病程 1-11 年(6.35±0.35 )年。观察组,男/女 =21/9 ,年龄 36-75 岁( 58.74±3.63 )岁,病程1-12 年( 6.62±0.41 )年。2 组上述数据相比对,无差异( P>0.05 )。

纳入标准:与《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3]中诊断一致的患者;患者及家属知情、签字;临床病历资料无缺少的患者。

排除标准:意识障碍、神志不清的患者;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途退出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为患者分发糖尿病健康教育手册,介绍基础的饮食、运动知识等;叮嘱患者定期监测血糖、正确使用血糖仪;向患者说明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提醒患者定期到院复诊等。

观察组:开展三级预防干预。(1)一级预防。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详细情况(包括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等),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有力参考;定期邀请糖尿病领域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包括疾病基础知识、血糖控制、健康生活方式等);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年龄、体重、活动量等)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叮嘱其尽量选取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合理搭配膳食,控制总热量;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指导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三次,每次 45min ;注意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为其讲述治愈成功的病案,并指导其通过看视频、听音乐、冥想等方式,减少其不良情绪。(2)二级预防。告知患者定期接受筛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需每 3 个月检查 1 次,眼底、尿微量白蛋白、神经传导速度等需每 6 个月检查 1 次;;对于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及时调整其治疗方案,进一步控制其血压、血糖水平,减少蛋白尿;对于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向患者强调用眼卫生的重要性,必要时转诊至眼科接受治疗;采取一对一指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患者学会有关技能(自我监测血糖、足部护理、识别并发症早期症状等),进而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3)三级预防。对于糖尿病足患者,则其开展对症治疗(创面清创、换药、控制感染等),并指导其正确护理足部,防止加重病情;加强多学科协作(内分泌科、眼科、神经科、血管外科等),更好地为并发症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治疗、护理,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指导每周进行康复训练,以增强肢体功能;对于视网膜病变患者,叮嘱其保护视力、避免剧烈运动的重要性;每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月门诊进行随访,评估其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1.3 观察指标

就 2 组并发症(低血糖、糖尿病足、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展开统计和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上述获得的并发症发生率纳入到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中,属于计数数据,经“ % ”形式呈现( x2 检验), P<0.05 为组间具有明显差异。

2.结果

2.1 统计 2 组并发症情况

就并发症情况而言,观察组发生率比对照组呈更低水平( P<0.05 )。见表 1。

表 1.统计 2 组并发症情况 [n(%)]

3.讨论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有所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常规护理模式重视疾病的治疗,对并发症的预防不足。三级预防策略,则强调“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分层干预,进而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本文得出,就并发症情况而言,观察组发生率比对照组呈更低水平( P<0.05 )。是因为,在三级预防中,一级预防措施有利于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因血糖波动造成的并发症风险。二级预防措施有利于尽早发现潜在的并发症,然后及时采取措施干预,抑制了并发症的发展。三级预防措施,则对已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治疗,减轻了并发症带来的影响和危害[4]。

综上,为门诊糖尿病患者实施三级预防干预,可明显减少其并发症情况,值得今后大力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婷,周庆誉,蒲川,等.政策工具和三级预防视角下我国糖尿病防治服务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4,17(11):67-74.

[2]梁建晖.糖尿病的“三级预防”指的是什么[J].人人健康,2024,(26):20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 年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4]段美丽.综合护理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4,27(2):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