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幼儿园跨学科教学中 STEAM 理念的应用策略

作者

曹立春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八幼儿园 71900

幼儿天生就具有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推动着他们不断地尝试、探索新事物。而 STEAM 理念提倡探索、实践,这与幼儿强烈的好奇心相契合。幼儿正处于认知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以 STEAM 理念助力跨学科教学的开展,能让幼儿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对其创新思维、探索精神、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好奇心,在教学活动中整合多学科知识,为幼儿创造一个全面而富有创意的学习环境,带领幼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融入自然教育,拓展自然资源

在自然环境中,幼儿能与自然界亲密接触,从而获得对自然的认识,获取丰富的直接经验。在幼儿园自然教育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核心,而动手加工原材料是开发自然资源的重要环节,需要幼儿对自然环境中的材料进行观察、筛选、加工、分类。以往的自然教育以植物、动物、天气等元素为主,难以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对此,教师应将 STEAM 理念融入到自然教育中,通过跨学科整合的方法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带领幼儿观察自然环境,在收集、加工的过程中感受原材料的特性,从而增强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以促进幼儿全面均衡发展。

例如,在“收集和加工树枝”自然活动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幼儿配备一个小篮子,带领幼儿到户外收集树枝,在此之前要提醒幼儿不要从树上折断,而是要捡自然脱落的树枝。收集完毕后,教师让幼儿将所有树枝摆放在桌子上,观察树枝的长度、粗细和形状,引导幼儿将破损、腐烂、尖锐的树枝挑出来放在一边,整理适合使用的树枝。树枝需要在加工后才能使用,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工具,如安全剪刀、砂纸等,让幼儿根据树枝原本的形状进行修剪,并打磨断面、粗糙的部分。在此过程中,幼儿能体验树枝的特性和形态的变化,为之后的建构准备材料。在完成树枝加工后,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树枝的长度、粗细、形状进行分类,如将粗树枝和细树枝分别放在红色、蓝色桶中,将长树枝、短树枝分别放在绿色、黄色桶中。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为存放树枝的桶制作标签,用于区分树枝类型。这能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识别适合作为材料的树枝,并掌握加工树枝的方法,还能了解树枝的作用,同时还能应用比较、分类等数学概念,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二、融入科学教育,开展探究活动

幼儿园科学教育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索、体验中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并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这与 STEAM 理念提倡的探索、实践相契合[1]。因此,教师应将 STEAM 理念融入到科学教育中,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融合各领域内容,开展具有趣味性、实践性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路径中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 STEAM 理念的优势,巧妙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不仅能让科学活动更有意义和趣味性,还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取技能和经验,提升综合能力。

例如,在“纸飞机”科学活动中,教师以“自然风力”为科学探究基础,渗透技术、数学等知识,引导幼儿展开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向幼儿介绍纸飞机的几种折法,让幼儿选择一种方法学习,尝试折纸飞机,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掌握折纸方法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彩笔装饰纸飞机,设计属于自己的纸飞机。然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谁的纸飞机飞得远”比赛,若室内空间不足可以到户外展开。在此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准备记录表格,在抛出纸飞机后,用“步数”的方式测量距离,让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纸飞机飞得远,有的却折返了?”引出“风力”,让幼儿明白顺风抛出纸飞机会飞得很远,逆风则会让飞机折返。这样既能让幼儿学习纸飞机的折法,还能领悟自然风力,让幼儿在科学探索中提升能力。

三、融入劳动教育,促进幼儿实践

劳动教育以实践为主,旨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树立劳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将 STEAM 理念融入到劳动教育中,能够丰富劳动形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有效调动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2]。在劳动教育中,教师要渗透多学科知识,加强各学科间的配合,使 STEAM 理念深入活动的每个环节,让幼儿在活动中动手、动脑,真实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从而使幼儿的劳动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这对于幼儿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萝卜种植记”劳动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参与萝卜的种植与施肥这一过程,观察萝卜的生长情况,感受施肥对植物的作用。教师为幼儿准备需要的材料:萝卜种子、洒水壶、肥料、泥土等。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施肥的必要性,教师可以将幼儿分为两组,一组幼儿在种植萝卜时不施肥,另一组则施肥,最终看看哪一组的萝卜长得更好。在此过程中,幼儿需要锄地、翻土、浇水,施肥组的幼儿还需要为萝卜施肥。一周之后,教师让幼儿观察两组萝卜的生长情况,可以发现施过肥的萝卜长得更高,叶子更多,这能让幼儿初步感受施肥的作用。再过一周,教师组织幼儿用软尺测量萝卜叶子的长度,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记录数字,再进行对比,得出结论:施肥能让萝卜长得更快更好。这不仅能让幼儿参与种植过程,感受劳动的辛苦和乐趣,还能学会种植方法和测量方法,让幼儿获得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

四、融入美术教育,体验艺术创作

在幼儿园美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幼儿感知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可以在绘画、手工制作等教学活动中融入 STEAM 理念,渗透多学科知识创设多样化活动,引导幼儿在实际体验中接触美的元素,形成良好的艺术审美素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主题投放丰富的创作材料,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自由创作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理解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彩虹纸风筝制作”手工活动中,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制作纸风筝,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了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原理,装饰自己的风筝,感受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在活动中,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呈现相关图片、视频,让幼儿了解风筝是如何飞起来的,欣赏各种类型的风筝。然后,教师准备材料:彩色纸、安全剪刀、胶水、塑料条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需要的材料,绘制风筝图案,并用贴纸、羽毛等装饰品进行装饰。接着,教师让幼儿剪下图案,在风筝背面固定塑料条,贴上设计的图案,在教师的帮助下安装风筝线。完成制作后,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向幼儿讲解让风筝顺利起飞的方法,指导幼儿调整线的长度和位置,尝试让风筝飞起来。在此环节,如果有的风筝无法起飞,教师要引导幼儿进行调整,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让幼儿学习相关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STEAM 理念作为一种跨学科教育方式,为幼儿园跨学科教学打开了全新的视角。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 STEAM 理念对激发幼儿创造力、提升综合素质的积极作用,使幼儿主动对学习内容展开探索,在此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并学会正确应用知识的方式,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参考文献

[1]康灵敏. 在亲身体验中促进幼儿 STEAM 能力发展[J]. 文理导航,2023(5):82-84.

[2] 庄 爱 军 . 幼 儿 园 STEAM 主 题 活 动 的 组 织 与 指 导 [J]. 家长,2023: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