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滞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动态调控策略研究
吴俊生
杭州江河水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2
引言
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水电工程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施工环境恶劣等特点,施工进度管理难度较大。施工进度滞后不仅会增加工程成本,还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与安全,甚至导致工程无法按时投产发电,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能源供应压力。近年来,众多水电工程项目出现不同程度的施工进度滞后问题,严重制约了水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深入分析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滞后的影响因素,并探索有效的动态调控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滞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自然环境因素
水电工程通常建于河流峡谷等复杂地形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例如,在基础施工阶段,若遇到溶洞、断层、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现象,会大幅增加基础处理的难度和工程量,延长施工工期。此外,极端天气如暴雨、洪水、强风等,不仅会导致施工中断,还可能破坏已完成的施工设施,造成返工,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如某水电工程在雨季因洪水冲毁施工道路和临时设施,导致停工近一个月,施工进度严重滞后。
1.2 设计变更因素
水电工程在设计阶段,由于对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勘察不够详细,或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容易出现设计变更。设计变更可能涉及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工程量等方面的调整,这需要重新进行图纸设计、技术交底和施工组织安排。频繁的设计变更会打乱原有的施工计划,导致施工队伍窝工、设备闲置,增加施工成本,同时延长施工周期。
1.3 资源配置因素
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导致施工进度滞后的重要原因。人力资源方面,若施工队伍人员数量不足、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会影响施工效率;设备资源方面,施工设备的选型不当、数量不足或设备故障频发,会降低施工机械化程度,影响施工进度;材料供应方面,若材料采购计划不合理,出现材料短缺、供应不及时或材料质量不合格等问题,会导致停工待料,延误工期 。1.4 施工组织管理因素
施工组织管理不善会影响施工进度。部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各施工环节衔接不紧密,施工顺序安排不合理,导致施工效率低下。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沟通不畅,参建各方如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影响施工进度。
1.5 外部环境因素
水电工程建设涉及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等诸多外部问题。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工作难度大、周期长,若不能及时完成,会导致施工场地无法按时交付,施工无法正常开展。此外,环保要求的提高,使得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多的环保措施,增加了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也可能对施工进度产生一定影响。
二、水电工程施工进度动态调控策略
2.1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施工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材料资源。在人力资源方面,加强施工队伍建设,合理安排人员数量和工种搭配,定期组织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在设备资源方面,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确保设备数量充足,并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减少设备故障发生,提高设备利用率。在材料资源方面,制定详细的材料采购计划,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合作,建立材料储备机制,确保材料供应的及时性和质量可靠性。
2.2 强化施工组织管理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流程和施工顺序,加强各施工环节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建立健全施工进度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加强施工进度的监督与考核。同时,加强参建各方之间的沟通协调,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例如,定期组织参建各方召开工程例会,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2.3 建立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水电工程施工进度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在施工现场安装传感器、监控设备等,实时采集施工进度、资源消耗、设备运行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管理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当施工进度出现偏差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为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同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
2.4 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在设计阶段,加强地质勘察和水文勘察工作,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建立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的评估和审核。若确需进行设计变更,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施工方案调整,确保设计变更对施工进度的影响最小化。
2.5 协调外部关系
积极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当地居民进行沟通协调,妥善解决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问题,确保施工场地按时交付使用。同时,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因环保问题导致施工受阻。此外,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争取社会各界对水电工程建设的支持与理解,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结论
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滞后受自然环境、设计变更、资源配置、施工组织管理和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建立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以及协调外部关系等动态调控策略。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能够帮助施工企业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进度问题,实现对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的动态调控,确保工程按时、高质量完成。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调控策略,并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水电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体系,提高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贾西胜 .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进度控制 [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49(10):79-80.[2] 李卫华 . 大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进度控制研究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30-31.[3] 田林钢 , 黄香 , 高海伟 . 溪洛渡电站施工进度风险模糊综合评判 [J]. 人民黄河 ,2011,33(5):89-91.[4] 王伟哲.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控制与优化 [J].河北农业大学,2011[5] 韩经奇.水利工程施工进度控制问题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1(1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