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层建筑施工中绿色技术运用研究

作者

王炳力 王道永 巩雪

身份证号码:370305199512253435 身份证号码:370305196806080038 身份证号码:37030519820225434X

引言

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形式,在满足城市空间需求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挑战等问题。绿色施工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效途径。其旨在通过优化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环境影响,从而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1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意义

绿色施工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建筑设计、施工过程及材料使用等方面的优化尽可能减少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室内外环境质量。绿色施工技术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使得建筑能源绿色供应、高效利用,如设置太阳能光伏板、使用地热能风能等,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减少碳排放,达到可持续使用能源的目的。与此同时,借助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统可以对能源消耗进行更有效的监测与控制,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绿色施工技术运用一系列降低建筑能耗的节能措施和工艺,通过对建筑物隔热、保温、采光及通风等系统进行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并改善室内环境舒适度。采用高效照明设备、智能化建筑控制系统及节能型电器设备,减少能源浪费。绿色施工技术选用环保可再生建筑材料,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且优化建筑材料使用与管理,降低建筑废弃物产生及环境影响,循环利用资源。

2 绿色建筑技术的原则

2.1 节能设计原则

节能设计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合理优化建筑的整体结构以及引入先进的高效节能技术,显著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其目标实现依赖于对建筑外立面、屋顶和窗户等重要部位的有效隔热处理,确保在冬季减少热量的流失,在夏季避免热量的过度吸收。为了进一步提高节能效益,合理运用自然通风与自然采光应作为重要考虑因素,最大程度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建筑物的平面布局,有效增加室内的自然光照,降低对人工照明的依赖。此外,通过设计的通风系统,可以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与空气质量,削减能源消耗。

2.2 环境友好原则

其核心目标是尽量减少建筑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在进行选址与规划时,应优先选择对生态系统破坏程度较低的地区,降低对生态平衡的干扰。在选择建筑材料时,优先考虑能够有效减少环境负担的可持续材料,例如可再生资源、低排放材料以及具备回收潜力的建筑材料。此类材料的使用不仅能够减少资源的消耗,还能有效降低建筑材料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推动建筑行业向更为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2.3 健康舒适原则

其核心目的在于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既健康又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人体工学原理,以科学的方式规划室内空间布局,精心安排各类家具和设备的配置,提升空间的舒适性和使用便捷性的同时,还能确保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室内空气质量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保障室内环境的清新和空气流通,必须采用高效的通风系统与空气净化装置。这些系统能够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减少其对健康的潜在危害,提高居住或工作空间的整体舒适性与健康水平。

3 高层建筑施工中绿色技术运用

3.1 节材技术

节材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是绿色施工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结构优化和材料合理利用,可以显著减少建筑过程中的材料浪费。例如,某客站片区会展中心南侧、二环西路西侧地块 C 二期项目通过采用渐变上升的外立面设计,有效降低了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节省了约 30% 的结构材料。此外,节材措施还包括对现场临时设施采用可重复使用的彩钢板式材料,以及对临时道路采用可周转块材。这些措施不仅减少了材料浪费,还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

3.2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是高层建筑节能的关键。提升墙体和屋面的热工性能相对容易实现,但提升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则更具挑战。因为这通常受成本和技术的限制。通过提高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可以显著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在实际应用中,施工方可以通过采用高性能的玻璃材料、优化幕墙设计系统等措施来提高围护结构的节能效果。

3.3 设备提效技术

高层建筑中的供暖空调、照明和电梯系统是能耗的主要来源。因此,采用高效机电设备对降低能耗至关重要。例如,在高层建筑中,通过采用高性能制冷机房、智能照明系统等办法,可以实现能效的显著提高。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还提高了建筑的舒适度和经济性。

3.4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是实现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的重要途径。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开始采用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例如,某大厦在塔楼屋顶、幕墙横向装饰及裙楼屋顶区域采用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而生活热水供应则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高层建筑能够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5 扬尘污染监测技术

通常施工扬尘多来源于材料运输、材料堆放及施工流程。此技术是利用恒定光的释放反馈原理,从中计算出施工现场扬尘浓度,而后对照扬尘控制标准落实降尘处理举措。

3.6 绿色节水技术

通常回收的雨水 pH 值多为 5.6,因此为改善雨水质量,可在施工中建设集水井、停留槽、沉淀池、供水槽,并依据集水 $$ 筛选→沉淀过滤→停留静置 $$ 消毒处理的步骤完成雨水回收利用任务。除常用的雨水采集外,还包括基坑施工降水回收技术,同样能达到绿色施工节水目的。目前北海团城、中关村金融中心建筑工程中均已成功应用此技术减少用水量。该技术实则是回收基坑内积水,将其用于混凝土养护、土钉墙支护等施工用水场景中。高层建筑施工中基坑作业,可在该技术助力下提高自然水源回收率。另外,主张在施工中选择在景观花坛中,栽种常绿针叶乔木等植物,结合植物特性产生节水效果,辅助施工方在现场获得更充足的可用水源。至于其他节水技术此处不展开描述,但是为保障回收水源水质,需搭配过滤消毒等方法净化水质,以免危及整体高层建筑物建设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施工中运用绿色技术,根据对实例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然具备净化环境、节省资源的鲜明价值。故此,本文通过对绿色技术在高层建筑应用的深入探讨,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效。绿色技术不仅有效提高建筑能效,减少碳排放,还通过合理设计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改善了居住者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此外,绿色技术的推广有助于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黎,李盼盼.绿色建筑技术在高层办公建筑节能优化中的应用[J].工业加热,202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