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
高大伟 孙辰 高鹏
身份证号码:371427198104260011 身份证号码:420111197702025056 身份证号码:370323197705222313
引言
近年来商业办公、房屋建筑等多种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建筑工程,在我国各地大量兴建,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也在随之升级。但结合实际调研发现,部分工程项目单位开展管理工作时,在建筑的防渗施工管理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建筑的防水性能与结构的稳定性无法获得可靠保障。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围绕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展开具体探究和分析。
1 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的分类
在施工过程中,防水防渗施工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分类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根据防水材料、施工方法以及防水部位进行划分。防水材料分为刚性防水和柔性防水。刚性防水材料为混凝土、砂浆,通过提高密实性来实现防水。柔性防水材料涉及卷材、涂料,形成防水层阻隔水分。施工方法有结构自防水和附加防水层。结构自防水通过优化混凝土提高抗渗性,附加防水层则通过增设防水层增强防水效果。防水部位包括屋面、地下室、外墙和厨卫间,各部位因环境不同,采用的材料和方法各异。
2 智慧城市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路径
2.1 智能化施工监控技术
智慧城市背景下,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智能化施工监控技术作为重要的方式,尤其是在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中,其表现出显著的应用价值。为确保整个建筑物更加安全、可靠,必须要求地下室具有良好的防水防渗性能。然而传统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中,单纯凭借人工巡检与经验判断的行为,低效且无法全方位找出潜在渗漏隐患,大大影响了地下室的使用寿命。智能化施工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下室的渗漏情况,实践中,施工人员先提前准备好湿度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先进的监控装置,然后安装在地下室关键部位可以全天性监控防水层湿度变化、结构位移等情况,实时将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系统,经由大数据分析、智能算法后深度处理采集参数,最终能够准确判断地下室是否潜在渗漏风险。若系统检测出湿度骤然上升,或者是结构位移超出把控区间值后,迅速以声光报警,且发送短信提供施工人员妥善处理,以免渗漏问题更加严重。
2.2 创新施工工艺
在防水防渗施工工艺方面,可根据施工中常见的缺陷问题,选用创新的工艺加强治理。(1)对于常见的渗漏裂缝问题,可选用新型的防水堵漏技术。渗漏裂缝处理时,要使用八字形方式处理剔槽,并合理控制深度。(2)可以将新型的防水防渗施工工艺与先进的防渗结构相结合使用,主要包括防渗带、防渗堤坝、防渗墙等,需根据房建工程实际的施工条件,灵活组建多层次的防渗结构体系。(3)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可利用不同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防水防渗施工工艺。如,可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与传感器等信息化设备,以实现对工程施工的自动化、智能化实时监测。若出现施工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发出警报信息,提醒有关人员及时进行针对性处理。
2.3 太阳能防水系统
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建筑物屋面,为延长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满足居民极高的使用需求,必须保障屋面良好的防水功能。传统铺设防水卷材、涂刷防水涂料等的屋面防水措施,只能应对简单的渗漏问题,但是施工过程比较繁琐,所需要的施工成本较高,逐渐遭受行业的淘汰。新形势下,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板、防水层、控制系统等的太阳能防水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建筑屋面防水不足,具体涉及以下几个施工环节:首先,施工人员先在建筑屋面上铺设防水层,创建牢固的防水屏障,然后安装好太阳能光伏板,将收集到的太阳能转变成电能,防止雨水、雪水等进入到建筑内部。施工过程中,为有效发挥出太阳能防水系统的使用效果,施工人员必须选择适合的防水层材料,如常见的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表现出显著的抗老化、抗渗透性等优势,能够大大提升屋面的防水效果。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况,精心设计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流程,在不影响屋面排水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吸收太阳能。最后,在太阳能防水系统内安装的控制系统,还可以动态化监控屋面的防水现况,一旦监测到渗漏风险,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警报,并迅速开启修复机制,尽可能控制问题的严重性。
2.4 考虑外部环境影响
针对温度变化的影响,可以设置伸缩缝、使用弹性防水材料等,减少温度变化对防水层的影响。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热胀冷缩特性。针对湿度变化的影响,可以采取加强通风、设置排气孔等措施,降低室内湿度对防水层的侵蚀作用。在选用防水材料时,应考虑其耐湿性能和使用寿命等因素。针对地基沉降的影响,可以采取加强地基处理、设置沉降缝等方式来减少对防水层的破坏。还要充分考虑建筑物荷载能力和地基承载力,确保防水层能够承受地基沉降对建筑物带来的压力。
2.5 施工缝与变形缝处理
地下室施工缝和变形缝是防水的重点部位。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形式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一般有平缝、企口缝、钢板止水带缝等。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将施工缝表面的水泥薄膜、松动石子和软弱混凝土层清除干净,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在施工缝处应铺设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变形缝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止水带,止水带应采用橡胶止水带、钢板止水带等质量可靠的产品。止水带的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不得有扭曲、变形等现象。在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振捣密实,确保止水带与混凝土紧密结合,防止变形缝处渗漏。
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慧城市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建筑的品质,而且也能够保障居民品质不断提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各种先进技术,有助于增强防水防渗施工的精度。同时,BIM技术、太阳能防水系统等的应用,为施工流程的优化与材料管理的智能化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防水防渗施工在质量、效率与安全性上均取得了显著提升。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广大行业人士还应与时俱进,深入研究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路径,探索更多创新性的应用方式。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强化人员技能培训,充分激发全体参与人员的安全作业意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建筑事业还会进一步发展和突破,建设单位应立足于新时代人们的新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提高建筑施工效益,同时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宝梅.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2,20(11):135-137.
[2]杜同辉.浅谈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09):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