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疗效观察
于欢
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北武汉 430000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长期血压升高可引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1]。失眠作为高血压常见的伴随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紊乱等机制进一步升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伴失眠多采用西药联合治疗,但长期使用西药存在不良反应较多、易产生药物依赖等问题[2]。中医在治疗高血压伴失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通过辨证施治,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症状。本研究旨在观察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伴失眠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23 年 2 月至 2024 年 2 月收治的 80 例高血压伴失眠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年修订版)》中高血压诊断标准及《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ICSD-3)》中失眠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男性25 例,女性 15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 60.52±8.32 )岁;病程 1-10 年,平均( 5.21±2.13 )年。观察组男性 23 例,女性 17 例;年龄 45-75 岁,平均( 60.49±8.22 )岁;病程 1-10 年,平均( 5.17±2.11 )年。两组基线资料均衡( P>0.05 ),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两组均统一开展西药治疗: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20093660,规格:5mg/片),5mg/次,1 次/日;艾司唑仑片(生产厂家: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1020338,规格:1mg/片),1mg/次,睡前服用,连续治疗 4 周。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舌脉表现,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浊中阻证、阴阳两虚证进行辨证论治。(1)肝火亢盛证:治以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
龙胆草 10g,栀子 10g ,黄芩 10g ,柴胡 10g,生地 15g,车前子 10g (包煎),泽泻 10g ,木通 6g,甘草 6g. 。每日 1 剂,水煎取汁 400ml ,分早晚两次温服。(2)阴虚阳亢证:治以滋阴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药物组成:天麻 10g ,钩藤 15g (后下),石决明 30g (先煎),杜仲 10g,牛膝 10g ,桑寄生 10g,黄芩 10g ,栀子 10g ,益母草 15g,夜交藤 30g⨀ 。每日 1 剂,水煎取汁 400ml ,分早晚两次温服。(3)痰浊中阻证:治以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药物组成:法半夏 10g ,白术 15g,天麻 10g ,茯苓 15g,陈皮 10g ,甘草 6g,生姜 3 片,大枣 5 枚。每日 1 剂,水煎取汁 400ml ,分早晚两次温服。(4)阴阳两虚证:治以滋阴补阳,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药物组成:熟地黄 24g ,山茱萸 12g,山药 12g,泽泻9g ,茯苓 9g ,牡丹皮 9g ,制附子 6g (先煎),桂枝 3g 。每日 1 剂,水煎取汁 400ml ,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治疗 4 周。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水平值对比:血压记录重点追踪两个关键数值:收缩压和舒张压,该数据变化是血压管理效果及发展态势的直接表征。(2)睡眠质量对比: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分别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均是分值越低提示患者的睡眠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将文中的所有数据录入 SPSS22.0;计数资料以%表示且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 t 检验, P<0.05 视为比较研究具备高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值对比
治疗前两组观测指标水平相近且均偏高(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参数均更低于对照组( P<0.05 )。由表 1 所示。
表 1 血压水平值对比( x s, mmHg )

2.2 睡眠质量对比
治疗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较小( P>0.05 );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更低( P<0.05 )。由表 2 所示。
表 2 睡眠质量对比(
,分)

3 讨论
高血压伴失眠在中医理论中可归属于“眩晕”、“不寐”等范畴,单纯西药治疗高血压伴失眠,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和改善睡眠,但存在局限性。苯磺酸氨氯地平通过阻滞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但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水肿等不良反应[3]。艾司唑仑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通过增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 γ -氨基丁酸的作用,诱导睡眠,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药物依赖、耐药性及宿醉效应等问题。
中医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进行遣方用药[4]。肝火亢盛证患者多因情志抑郁化火,上扰清窍,导致血压升高、失眠多梦,龙胆泻肝汤可清肝泻火,使肝火得清,心神得安;阴虚阳亢证患者由于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虚阳上亢,天麻钩藤饮滋阴潜阳,调和阴阳,改善症状;痰浊中阻证患者因脾失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窍,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恢复脾胃运化功能;阴阳两虚证患者久病累及阴阳,金匮肾气丸滋阴补阳,调整机体阴阳平衡。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参数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中医辨证治疗从整体出发,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改善气血运行,在降低血压的同时,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改善睡眠质量,打破高血压与失眠之间的恶性循环。同时,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机制,可减少单一西药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伴失眠,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蓉,王景峰,朱浩.高血压脑小血管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41(06):666-671.
[2]吴家龙.中和医派中医内服外治在高血压病伴睡眠障碍的应用[J].光 明中医,2025,40(06):1131-1133.
[3]尹伟花,陈伟.中医辨体调质护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药研究,2025,4(07):111-113.
[4]张晓娟.降压保健操配合中医特色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 血压水平的影响[J].中华养生保健,2025,43(01):15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