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作者

石昌雪

中皓安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一、引言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生产过程涉及大量危险化学品和复杂工艺,安全风险较高。安全评价报告作为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对于识别风险、制定防控措施具有关键作用。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灵魂,渗透于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必然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产生重要影响。深入研究这种影响及应对策略,对保障化工企业安全生产、促进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化工企业安全文化概述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并遵循的安全价值观、理念及行为准则的总和,涵盖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意识与行为及内部安全氛围层面,在化工企业中体现为对危险化学品的敬畏、对操作规程的严格遵守,以及员工间相互监督、共同维护安全的良好风气。它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引导员工自觉遵规守纪,主动识别和消除安全隐患以降低事故概率,还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提升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助力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增强社会信任度。如某化工企业长期培育安全文化后,员工安全意识提升,近五年事故发生率下降、效益稳步提升,获政府和社会赞誉。

三、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流程

3.1 前期准备

此阶段需明确评价对象与范围,收集项目名称、性质、地理位置、投资规模、工艺流程等基础资料,确定评价范围是否包含周边环境及关联设施等。同时,要进行法规适用性分析,根据项目所属行业匹配对应的安全评价导则,并识别地方特殊要求。例如,在化工项目中,需依据《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明确安全评价的依据和标准。

3.2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运用系统风险识别方法,对人为因素(如操作失误、培训不足、管理制度漏洞)、设备因素(如设备老化、故障)、环境因素(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环境)等进行全面分析。可采用 HAZOP 分析针对连续工艺流程逐节点分析偏差原因及后果,或使用FMEA 评估设备组件失效对系统的影响,还可通过 LEC 法等定量计算风险值,划分风险等级。

3.3 风险评估与对策制定

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如利用 DNV Phast 软件模拟火灾爆炸风险中泄漏后果(热辐射、冲击波范围),计算中毒风险中有毒气体扩散浓度对人员的影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如增设气体检测报警联锁装置、防爆墙隔离、紧急泄压系统)、管理措施(如制定动火作业许可制度、提升巡检频次)以及应急措施(如配置应急物资、明确疏散路线图)。

3.4 报告编制与审核

报告结构包括摘要、正文和附件。摘要需简明概述评价结论与主要风险;正文分章节详述评价依据、危险辨识、评估方法、控制措施等;附件包含资质证明、现场检测数据、专家评审意见等。报告编制完成后,需经过内部三级审核(编制人自校、项目负责人复核、技术负责人终审)以及专家评审会(邀请 3 - 5 名行业专家,含注册安全工程师),形成书面评审意见并签字确认。

四、安全文化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的影响

4.1 对基础资料收集的影响

在安全文化良好的化工企业中,员工深知基础资料对安全评价的重要性,会积极配合收集工作,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例如,在提供设备运行数据、维护记录等资料时,员工会认真核对,避免错误和遗漏。相反,若企业安全文化缺失,员工可能对资料收集工作敷衍了事,导致基础资料不真实、不完整,影响安全评价报告对企业安全状况的准确判断。

4.2 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影响

安全文化浓厚的企业,员工安全意识高,能够敏锐地察觉工作中的潜在危险,积极参与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工作。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对设备、工艺的熟悉程度,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识别危险有害因素。而在安全文化薄弱的企业,员工对危险的敏感度低,可能忽视一些重要的危险有害因素,导致安全评价报告对风险的评估不全面。

4.3 对风险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良好的安全文化促使企业严格遵循风险评估标准和方法,确保评估过程科学、严谨。企业会投入足够的资源用于风险评估,如购置先进的风险模拟软件,聘请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同时,员工对风险评估结果的重视,会促使企业及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安全管理策略。反之,安全文化不佳的企业可能在风险评估中走过场,随意选用评估方法,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无法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4.4 对报告审核环节的影响

在安全文化优秀的企业,报告审核过程严格规范,审核人员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对报告中的数据、分析方法、结论等进行仔细审查,确保报告质量。而且,企业内部会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审核人员与编制人员能够就报告中的问题及时交流,共同完善报告。然而,安全文化缺失的企业可能对报告审核不重视,审核流程流于形式,难以发现报告中的错误和漏洞,降低了安全评价报告的可靠性。

五、应对安全文化影响的策略

5.1 强化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制定全面的安全文化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通过开展安全培训、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法规、操作规程等方面的培训,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激发员工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同时,在企业内部设置安全文化宣传栏,张贴安全标语、事故案例等,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5.2 完善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规范

结合安全文化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规范。明确各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细化基础资料收集清单,规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和风险评估流程,以及报告审核的要点和标准。例如,在基础资料收集清单中,详细列出各类设备运行数据、维护记录、人员培训记录等资料的具体要求;在报告审核要点中,明确规定对数据准确性、分析合理性、结论可靠性等方面的审核标准。

5.3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针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相关人员,包括资料收集人员、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人员、报告编制人员和审核人员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安全文化知识、安全评价专业技能、相关法规标准等。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对安全文化的理解与践行能力。同时,建立健全人员考核机制,对在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工作失职的人员进行处罚,激励人员积极工作,保障报告编制质量。

5.4 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

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编制人员与审核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及时解决报告编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员工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合理的建议给予采纳和奖励。例如,设立专门的意见反馈邮箱或定期召开沟通协调会议,让员工能够畅所欲言,共同推动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的改进。

六、结论

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影响,从基础资料收集到报告审核的各个环节都深受其作用。良好的安全文化能够促进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而薄弱的安全文化则可能导致报告编制出现诸多问题,影响企业的安全管理。通过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完善安全评价报告编制规范、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以及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等一系列应对策略,能够有效应对安全文化对安全评价报告编制的影响,提升化工企业安全评价报告编制水平,进而为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未来,化工企业应持续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安全评价报告编制工作,以适应日益严格的安全管理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传武.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对安全评价效果的影响研究[J].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2024, 5(17).

[2]单奇颜.化工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与提升策略研究[J].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