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液流电池与电力设备的适配应用
秦宇 王丹妮
1.沈阳恒久安泰环保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2.沈阳华德海泰电器有限公司 110000
引言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融合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旨在实现电力的高效传输、分配和使用,提升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灵活性。然而,随着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在能源结构中占比的不断增加,其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储能技术的引入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手段,能够有效平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实现电能的时空转移,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液流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化学储能技术,以其功率与容量可独立调节、循环寿命长、安全性高、选址限制少等显著优势,在智能电网中与各类电力设备的适配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深入探究液流电池与电力设备的适配应用,对于充分发挥液流电池的效能,推动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适配要点
1.1 技术适配
液流电池与电力设备在技术层面的适配至关重要。从电压等级来看,不同类型的电力设备对输入电压有特定要求,液流电池需通过合理的电压变换装置,将输出电压精准匹配电力设备的工作电压范围,确保设备正常运行。例如,常见的工业用电设备多为 380V,而一些居民用电设备为 220V,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需具备灵活的电压调节能力,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电力设备的接入需求。在充放电特性方面,液流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功率变化范围等要与电力设备的负荷特性相契合。如对于一些启动时需要大电流冲击的电机类设备,液流电池应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足够的功率,保障设备顺利启动;而在设备稳定运行阶段,又能根据实际功率需求,平稳地调整充放电状态,维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1.2 容量适配
容量适配是实现液流电池与电力设备高效协同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依据电力设备的负载特性和运行规律,精准确定液流电池的储能容量。例如,在工业生产中,某些工厂的用电负荷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需求大幅增加,此时液流电池需具备足够的容量来补充电力缺口,保障生产的连续性;而在用电低谷期,又能及时储存多余电能,避免能源浪费。另一方面,要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合理配置液流电池容量,以实现对不稳定电能的有效存储和调节。如在风力发电场,由于风速的不确定性,发电量波动较大,通过配置恰当容量的液流电池,可在风力充足时储存多余电能,在风力减弱时释放电能,维持电网的稳定供电。
1.3 系统集成适配
系统集成适配涉及液流电池与电力设备在物理空间布局、电路连接以及系统兼容性等多方面的协同。在物理空间布局上,要充分考虑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与其他电力设备的安装位置关系,确保安全、便捷且高效。例如,在变电站中,液流电池储能装置应布置在通风良好、干燥且便于维护的区域,同时要与变压器、开关柜等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避免相互干扰,并且方便进行电路连接和日常巡检。在电路连接方面,需根据液流电池的输出特性和电力设备的输入要求,精心设计电路连接方式,选用合适规格的电缆和电气连接件,保证电能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降低线路损耗。在系统兼容性上,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要与智能电网中的其他子系统,如分布式电源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相互兼容、协同工作。
二、应用
2.1 在电网调峰中的应用
在智能电网体系里,电网负荷在不同时段呈现出极大差异。据相关数据统计,部分城市的夏季用电高峰期,其峰值负荷相较于低谷期负荷,差值可达 50%80% ,如此显著的峰谷差,给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转带来严峻挑战。传统发电设备若频繁启停,不仅损耗巨大,还会增加运营成本,降低发电效率。液流电池凭借自身充放电灵活的特性,于电网调峰环节发挥着关键效能。以某城市为例,在用电低谷的深夜时段,电力需求大幅降低,此时利用液流电池储存多余电能。该城市配置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总容量达500兆瓦时,能将电网过剩的大量电力转化为化学能妥善储存。当白天工作时段以及傍晚居民用电高峰来临,城市电力需求剧增,液流电池迅速释放储存的电能,有效填补电力供应缺口,极大缓解了电网供电压力。
2.2 在可再生能源并网中的应用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占比持续攀升。然而,它们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愈发突出。例如,我国部分风力发电集中区域,风力发电功率在一天内的波动幅度可达装机容量的 60%80% ,光伏发电受昼夜、阴晴等天气因素影响,发电功率也极不稳定。液流电池作为关键的储能环节,可有效化解可再生能源并网难题。在阳光强烈的白天,某大型光伏电站配备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其容量为 300 兆瓦时,能及时储存光伏发电产生的多余电能,避免了因发电过剩导致的弃光现象,使该光伏电站的能源利用率提高了 20%-30% 。在夜晚或无风天气,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时,液流电池释放储存的电能,为电网持续稳定供电。
2.3 在分布式储能系统中的应用
分布式储能系统在智能电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能够将电力供应的可靠性提升 30% 40% ,灵活性提高 25%-35% ,同时降低输电损耗 10%-15% 。液流电池因其独特优势,在分布式储能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在分布式发电场景下,如一些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和小型风力发电场,液流电池可安装在靠近发电端或用户端,实现电能的就地存储与利用。对于用户端而言,以某商业综合体为例,其安装的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容量为 50 兆瓦时,可在电价低谷时段充电,电价高峰时放电。经测算,该商业综合体每年通过这种方式可降低用电成本 15%-20% 。在电网停电等紧急状况下,该储能系统能为综合体的重要设备,如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等持续供电 6-8 小时,有力保障了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在分布式发电端,液流电池能存储过剩电能,避免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总结
智能电网中液流电池与电力设备的适配应用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课题,对于提升智能电网的性能和推动能源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在适配要点上的深入研究和优化,包括技术适配、容量适配和系统集成适配,能够确保液流电池与各类电力设备实现高效、稳定的协同工作。在实际应用方面,液流电池在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并网以及分布式储能系统等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有效解决了智能电网运行中的诸多难题,如负荷波动、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
[1]易江腾,陈浩,郭庆红.大容量电池储能技术及其电网应用前景[J].大众用电,2018 (8):3.
[2]陈伟,李晓兵,马海波,等.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研究方向[C]//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2011.
[3]陈彦博.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J].2024(2):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