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系统驱动下的注塑企业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实践探究
吕宗战
浙江新宝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500
引言
在现代智能制造快速迭代的背景下, 注塑行业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注塑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包装等众多领域,其生产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下游产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注塑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客户对于注塑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期望产品具有良好的性能,还对外观、精度等方面提出了严苛标准;由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注塑厂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通过管理升级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质量稳定性,已成为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命题。因此,探索注塑企业管理的系统性优化策略,对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注塑企业管理现状
当前,众多注塑厂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生产管理方面,计划不合理导致设备闲置,稼动率低。如车间未按订单和产能科学排产,设备等待与超负荷并存,影响效率。质量管控方面,体系不完善、标准不明确、巡检执行差,不良率高且问题难追溯。成本管理粗放,原材料和能源浪费严重,设备维修与库存成本高。信息化管理依赖人工,信息传递滞后、不准确,难以支持决策。甚至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后,无法准确追溯问题根源,难以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成本管理方面,许多注塑厂对原材料、能源等成本的控制不够精细,存在原材料浪费、能源消耗过大等现象。由于管理不善,设备维修成本、库存成本也较高,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信息化管理方面,部分注塑厂仍依赖传统的人工记录和统计方式,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无法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1】传统的粗放式企业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产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工业化企业是否能够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关键在于如何进行转型升级,建立核心能力。
小车间模式:料房与工艺组合并由注塑生产统一代管,工艺工程师由注塑经理或车间主任兼任。该模式管理成本低,问题响应迅速,但对主管综合能力要求高(需精通质量、生产、物料等多方面管理),且管理效果依赖其责任心,处理不当容易发生系统性漏洞,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质量成本增高。
大中型车间模式:料房归仓库统一管理,工艺独立为技术科室,注塑主管仅负责生产现场与进度。此模式利于精细化管理,部门间可相互监督,但管理成本较高,问题反应速度可能较慢。
二、MES 系统实施模块化
增加系统架构图,标注核心功能模块(如数据采集层、分析层、应用层),并说明技术选型依据:"采用边缘计算+云端部署模式,边缘端负责实时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云端实现跨系统集成与AI 分析,确保低延迟与高扩展性。"
构建注塑厂信息化管理平台,借助 MES 系统实现生产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通过MES 系统,实时抓取设备运行参数、生产进度、产品质量、模具状态等数据,经系统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通过 MES 系统规范生产计划流程,制定合理物控需求计划,控制库存并保证计划合理性,严禁跳单生产。系统设定计划提前期,未完成订单不允许排新任务,自动计算卡控时间节点,确保配套生产及时。结合原料、模具、设备、颜色等信息制定计划。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在MES 系统中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是品质管理,制定合理的首末检验逻辑和巡检间隔时间,确定定量检验和定性检验标准,完善系统中检验作业指导书,按照检验员输入的实际检验尺寸自动判定是否合格,记录归档日期时间、生产人员、检验人员、设备、模具、原料等相关信息。明确各节点责任与标准,确保生产全流程受控,及时完成首末检与巡检,合格产品及时入库,严格执行各环节并优化工艺,提升产品品质。
针对不同的成本构成,需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在人工成本控制方面,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通过 MES 系统发起任务,员工按照 MES 流程完成任务并汇报提交工作完成进度,管理人员可以实时了解工作开展进度和预计完成时间,从而掌握整体生产进度避免人员冗余。
在电费控制方面,可以通过 MES 系统实时抓取的设备状态,及时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来减少设备故障率,减少设备等待浪费和异常停机浪费。
模具成本控制方面,通过 MES 系统实时抓取的模具生产记录,识别模具目前状态,系统自动发起模具保养计划任务单,通过系统记录的模具维保记录分析模具故障原因,从而优化模具设计,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对于原料成本,根据 MES 中的计划任务单提前准备原料,通过扫码防呆来防止原料加错导致的浪费和质量风险,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
对注塑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实时检测预警工艺参数,由 MES 系统代替人工点检工艺参数,系统上可全程查看工艺参数标准、点检记录、检验记录、生产记录、异常记录等信息。消除流程中的不合理环节和浪费现象。利用 MES 系统对生产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订单按时交付。【2】企业通过引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装备互联互通,精准控制生产,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业务流程建模:绘制注塑全流程(接单→排产→换模→生产→质检),标注数据断点;技术架构选型:确定 “边缘计算 + 云端部署” 模式;SOP 数字化:将试点经验转化为《注塑 MES 操作规范》,含 场景的标准动作。
三、实施效果分析
经过一年的优化策略实施,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产效率大幅提高,OEE 从原来的 60% 提升至 75% 以上,订单交付周期缩短了 30% 。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产品合格率 99.99% ,客户投诉率大幅下降。生产成本显著降低,能源消耗降低了 15% ,人工成本通过合理定岗定编和提高工作效率得到了有效控制。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四、总结
本论文通过对注塑企业管理的深入研究,明确了生产管理体系、品质管理体系、成本管理体系等。针对当前注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优化生产流程与提高效率、强化质量控制与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等一系列优化策略。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这些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实施这些策略能够全面提升注塑厂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旭超. 经济结构转型结合数智革命下的新型工业化企业管理升级[J]. 黑河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2025 第 016 期卷第 5 期
[2]陈新莉. 数字化转型对传统经济的冲击与应对[D]. 当代县域经济,2025.07
作者简介:吕宗战,性别:男,单位名称:,省市:,邮编:,学历/职称:大专,研究方向:注塑模具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