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航运管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作者

王冰冰

汉中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723000

引言

航运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柱,其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全球贸易的顺畅进行。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航运管理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航运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然而,这一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航运业在拥抱数字化的道路上,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遭遇了诸多严峻的挑战。本文旨在探讨航运管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1、航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挑战

1.1 现状

航运管理数字化转型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许多航运企业开始引入数字化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例如,通过安装在船舶上的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收集船舶的运行数据,包括船舶的位置、速度、油耗、设备状态等。这些数据被传输到岸上的控制中心,经过分析和处理,可以帮助航运公司优化航线规划、降低油耗、提前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预防性维护,从而提高船舶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此外,数字化技术还推动了航运业与上下游企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提高了整个物流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1.2 挑战技术挑战:

技术更新迅速:航运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需要不断投资新技术以保持竞争力。然而,许多航运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实力有限,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数据安全风险:数字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客户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是一个重要议题。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涉及敏感信息的情况下,数据安全风险尤为突出。

系统兼容性差:航运业的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许多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需要整合多种系统和设备,但系统兼容性差的问题导致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优化困难。

人才挑战:

复合型人才短缺:数字化转型需要既懂航运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航运业的从业人员大多具有丰富的航运业务经验,而缺乏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反之,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又对航运业务了解不足,难以满足航运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人才吸引力不足:由于航运业的工作环境相对艰苦,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导致人才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法规挑战:

法律法规滞后: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涉及到众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问题,如数据隐私保护、电子单证的法律效力、跨境数据传输等。由于各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存在差异,且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往往滞后于技术的发展,导致航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法律合规风险。

标准不统一:航运业缺乏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导致各单位数字化转型互不兼容,为数据共享制造障碍。例如,舱单格式、提单格式、船期格式、租约格式等数据格式不尽相同,企业间数据难以互联共享。

成本挑战:

高昂的投入成本:数字化转型需要航运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研发、设备购置、系统升级、人员培训等。对于一些中小型航运企业来说,高昂的数字化转型成本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障碍。

短期财务压力: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压力。

2、航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2.1 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

引进先进技术:航运企业应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积极引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航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建立数据中台:通过建立数据中台,实现对船舶动态、货物信息、设备状态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为航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推动航运管理技

术的创新和发展。

2.2 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

内部培训:航运企业应加强对现有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技能水平。

外部招聘:积极招聘既懂航运业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为航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为航运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持。

2.3 完善法规与标准体系

加快法规制定: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与航运业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航运企业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

推动标准统一: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跨境数据的自由流动和共享。

建立数据治理机制:航运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数据治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合规和有效利用。

2.4 控制成本与风险

合理规划投入:航运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数字化转型的投入,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投资。

寻求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政策支持,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降低数字化转型的成本。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警和应对,确保转型工作的顺利进行。

2.5 推动文化变革与组织创新

树立数字化思维:航运企业应树立数字化思维,加强对员工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接受度。

调整组织结构:根据数字化转型的需要,调整组织结构,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运作。例如,建立跨部门的协作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营造创新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

3、国内外成功案例分析

3.1 国内案例:上海港数字化转型实践

上海港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建设数据中台、应用智能调度系统等措施,上海港实现了作业效率提升 40% 、运营成本降低 25% 、客户满意度提升 35% 的跨越式发展。例如,上海港通过全自动化码头提升 30% 效率,通过区块链单证系统缩短 60% 通关时间,通过智能能耗监测节省 25% 运营成本。

3.2 国外案例:某国际大港数字化转型实践

某国际大港通过应用AI算法优化泊位调度,使泊位利用率提高 15% ,船舶等待时间缩短 30‰ 。同时,该港口还引入了自动化岸桥、无人集卡等设备,减少人工操作时间,提升作业效率。此外,该港口还建立了完善的能耗监测系统,实现电力成本节省18%-25% 。

结语

航运管理数字化转型是提升航运业竞争力的关键途径。然而,这一转型过程面临着技术、人才、法规、成本及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航运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人才培养与引进、法规与标准体系完善、成本控制与风险管理以及文化变革与组织创新。通过实施这些对策,航运企业可以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提升航运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全球贸易的顺畅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内河水运基础设施及船舶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于全虎.船舶,2024(01)

[2]苏州市内河危险品船舶停泊区布局规划研究[J].曹嘉瑞.中国水运,2023(04)

[3]航运服务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综述[J].干霖;曾芳莉;王琦峰.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