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作者

陈佳

台州市路桥区南官小学 318050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科学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小学五年级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以往的科学课堂教学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而通过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可以彰显出学校的教育理念,也容易和学生日常生活的环境相适应[1]。基于此,开发小学五年级科学校本课程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锻炼思考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持续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价值

校本课程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出发,赋予多样的贴近生活主题的课程内容来引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满足其探究欲望。通过实践和探究活动来体验科学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教师需要深度地研读教材、挖掘潜在的教育资源以及制订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自身的课程设计、课堂管理和评估能力,增加教学中的创造性与可实践智慧。对于学校而言,独特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办学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提升教育品质、扩大教育影响力。此外,也利于整合校内外多种教育资源,增强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协作关系,构建有力的教育联盟,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科学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

二、新课标下小学五年级科学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生活化探究,实现教育良性循环

落实生活化探究体系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方法。生活是学生获取经验的源泉,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入手,能迅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2]。教师要创设一个生活化探究体系,让学生就像科学家那样去观察、提问、实验和整理,让科学理论在真实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这一探究体系既有利于对学科知识的内化、消化,又有利于科学精神方法在生活领域发挥作用,实现将科学教育延伸至生活的全过程,“生活-科学-生活”的良性循环,这才达到科学教育的真正价值。

例如,在五年级“声音的奥秘”校本课程中,教师以生活化探究体系为核心展开教学。教师会在上课前让学生在不同场所(如厨房做饭、客厅看电视、书房看图书等)搜集各种声音的特点,以及提问学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上,教师创设“小小音乐家”情境,让学生用橡皮筋、塑料容器等生活物品充当简易乐器,尝试演奏打击乐器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学生得出结论:橡皮筋在振动时产生声音,当其停止振动,声音也随之消失,此时学生便能够总结出结论“声音的产生由物体的振动引起”。课后延伸任务为“降噪小专家”,让学生到学校、社区寻找噪声源,并为噪声制定减噪策略后,再利用一些废旧品(如报纸盒、毛毯等)制成实用产品。因此该教学环节能使学生加深对于振动发声的基本认识,并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体现校本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育人特色。

(二)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互动式学习生态

新课标提倡创新教学方式,营造互动式学习生态,在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升其主动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学习的方法对科学的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并帮助其小组成员一起讨论、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际动手操作,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拓宽其思考宽度,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互动式学习生态能产生积极且富有创造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协作能力,把科学课堂变成学生自主探究和共同发展的乐园,有效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例如,在开展小学五年级科学校本课程“自制简易净水器”时,教师运用创新教学方式打造互动式学习生态。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向每个组提出“如何利用身边的东西制作出高效净化器?”这样一个问题来引发学生热烈讨论。学生在热烈地讨论后,非常积极地针对学生在小学获得的关于净化水的知识,提出不同的意见,有的组建议用砂石作为过滤器的过滤物质,有的则建议活性炭用来吸附有害物质。之后各个小组开始规划实验方案,搜集所需的材料,例如塑料容器、砂石、鹅卵石、棉花、活性炭等。当学生真正投入到动手实验过程的时候,每个人都在相互帮助解决问题。有些小组发现水速过快会影响它的净化效果,所以需要对滤布的厚度、排序等作出调整。各组皆能顺利制作出简易净水器,并实地操作证实它的效果。这种交流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提供的课程中,增强学生的科学能力及动手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五年级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工作。通过该项研究工作已经成功构建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在实际运行中取得一定实效。校本课程实施不仅提升学生的基础科学素养,而且促进教师的发展,推动学校科学技术教育的特色化。然而,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后续教师将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体系、深化课程实施过程管理及评价,以确保课程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梦梦.基于“科学教育加法”理念的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2024,(Z2):100.

[2] 刘阳. 校本课程下小学科学实践的自主探究教学策略[J]. 小学生( 下旬刊),2023,(1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