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作者

苏健福

吉林工贸学校 吉林省吉林市 132000

引言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导向,而课程思政则是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1]。体育是中职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运动知识的任务,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师则应当探索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体育知识,有效渗透课程思政,以培养具备高技能,又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才。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体育课程思政的内涵

中职体育课程思政以培养 “德技并修” 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既需要学生在训练时增强体质,还需要具备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身体素质,并在运动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中职体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的思政元素,学生能够在基础技能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品质,并将其迁移到未来的工作当中。

二、“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一)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思政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与使命,更是促使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发展、健全完善人格重塑的支持与保障[2]。为了更好地将其融入到体育课堂中,教师应当在教学时梳理不同运动项目、教学环节所蕴含的思政资源,通过多种方法将其引入到课堂中,使得学生在体育知识学习时纠正不良习惯,端正自己的学习体验,以此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性。

例如,学生在“1000 米长跑训练”时,旨在让学生直面困难、挑战自我,树立“坚持就是胜利”的奋斗理念。具体教学时,教师根据学生以往训练成绩,为学生制定了阶梯式目标,如基础成绩4 分 30 秒的学生,首周目标4 分 20 秒,次周 4 分15 秒。同时将1000 米分为 3 个阶段,每一阶段设置“激励目标”。如果学生出现体力不支、想要放弃时,教师便需要根据自身经历以及运动员的案例,鼓励学生“苏炳添为了 0.01 秒的进步,每天重复 thousands of 次起跑练习,现在的疲惫正是你突破极限的开始。”从而让学生传递良好的拼搏精神,为全面成长和发展创建良好的条件。

(二)开展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集体意识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把思政课程融入到中职体育课程中,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体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并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团队合作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各个活动当中,能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责任担当与沟通协作,以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趣味运动会闯关”任务,分别设置“三人四足接力”“集体跳大绳”“共同搬运充气垫”三个闯关项目,引导班级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参与到三个闯关项目当中,且前一项目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项目,最终以总耗时最短的班级获胜。而学生在比赛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小组出现失误的反应。若某班级在“三人四足”中摔倒,教师要暂停比赛,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调整节奏,顺利完成团队活动。最后各个小组都完成比赛活动后,需要让学生进行反思,以此认识到“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部分,集体才能高效运转。”实现体育活动与职业认知的衔接。

(三)创新教学评价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科学、准确和全面的考核制度,是保证教育教学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教师除了检测学生体育知识水平,还应当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素质进行测试。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完善课程思政评价方式,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指出学生在思政方面的不足,及时肯定学生在思政方面的进步,从而让评价成为引导学生思政素养提升的“指挥棒”。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模拟体育竞赛、团队挑战等真实情境,评估学生在压力下的规则意识、责任担当与协作能力。比如说教师设计“混合接力赛”活动(2 男 2 女组队,包含跑步、跳绳、运球三个环节),需要在规则中引入思政评价点:如“接力棒掉落时,是否等待队友捡回再继续”“比赛结束后,是否主动与对手握手致意”。最后学生完成活动后,教师要从学生“规则遵守”“团队协作”“情绪管理”“技能应用”等方面进行打分,了解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以及思政能力表现,为学生提供具体指导意见。同时学生也可以反思自己在体育活动参与时都包含哪些品质,分享自己的看法,以此将竞赛中的思政表现迁移到生活和职业场景中,实现思政教育的长效化。

结束语

总的来说,“立德树人” 背景下中职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是新时代中职教育落实育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更是体育学科实现价值升华的重要契机。通过深入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等,能够让学生在训练时增强身体素质,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未来,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让体育课程思政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使思政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形式更为丰富。

参考文献

[1] 戴 元 兴 . 课 程 思 政 视 域 下 中 职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策 略 探 究 [J]. 成 才 之路,2024,(31):81-84.

[2]赵忠玲.“立德树人”背景下中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内涵、意义与实践路径[J].运动精品,2022,41(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