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问题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作者

张国勤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 226500

引言

物理学科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知识抽象复杂,学生理解困难,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1]。“问题链”是指基于一系列有序、深入、与现实联系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并加深理解的理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去实践、领悟,是以往已有知识通往今后学习新领域的桥梁。将“问题链”引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符合课改要求和解决部分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物理学基本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一、精准设计问题链,构建知识逻辑框架

高中的物理知识体系中,要精细设计问题串联。问题链的设计需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核心概念和原理,把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2]。设计好的问题序列和问题深度,使得学生从基本性再到发展性层层提升从而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合理的问题链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构清晰的知识体系,还能够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学习的进一步持续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进行《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教学过程中,可这样设计问题链:先提出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闭合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再次回顾巩固有关概念。再问:“在闭合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和路端电压有什么关系?”继续引导学生探究,为后续的定律推导打下基础。“当外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对电路中电流的变化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再次鼓励学生充分应用前面学习过的电路分析方法展开思维来分析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同时更加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结合本节电路模型,尝试根据具体的实物电路图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此问题是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二、分层引导问题链,促进思维深度发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水平分层,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基础层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基础和确保每位学生对基本概念完全理解;提高层问题是为了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来处理复杂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分析整合能力;拓展层问题则是为了让学生探索新的领域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分层指导教学,使得教师可以对症下药,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也循序渐进地向学生在理解方面由表及里,进而全面提高思维品质。

例如,教师在进行《重力势能》教学过程中,基础层问题:“什么叫做重力势能?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复习旧知,夯实基础。提高层问题:“要怎样才能算出不同高度变化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如果物体在斜面上移动又应该怎样思考这个问题呢?”让学生用公式解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拓展层问题:“重力势能的变化还能代表什么?能不能想个办法来探究不同的星球上的重力势能的特点?”鼓励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造,敢于探索,设计新方案。通过这样的分层问题链,教师既能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又能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深入思考,逐步从知道重力势能的含义逐渐向思考相关知识过渡,再由浅入深的进入到对重力势能的概念的学习中来,促进全体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

三、互动优化问题链,强化课堂参与实效

探究问题链中涉及的知识点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通过互动积极发言,加强思维交流,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在探究互动时可以通过不断追问问题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本质所在。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对问题链的提问做出适当调整,达到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互动优化问题链,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努力学习提升的过程,有利于提升物理教学的实际作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学过程中,可先以“两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产生的效果,能否用一个力来代替?”的基础性问题发问,导入“力的等效”问题链;再引导学生将之前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相关知识回忆并做经验性回顾的基础上,并将其纳入体系结构;并且通过教师提出“是否掌握其他求解分力的方法?”开展小组讨论,在学生提出疑问、说不同的方法之后,向学生展示其他解题方法,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在学生尝试解答的过程中,由教师带领其予以纠正。若多数学生对于分力方向无法确定,则可以补充设置“根据合力及已知分力大小,怎样大致可以确定未知分力的方向范围?”之后进行实践分析探讨与教师指导,最后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学习收获。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以“问题链”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让高中物理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它摆脱传统物理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方位认识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但是“问题链”的设计与应用都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师要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融入现代教育理念与技术,开发出更多有针对性、创新性的“问题链”,促进物理教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王 春 木 . 高 中 物 理 教 学 中 巧 用 “ 问 题 链 ” 激 活 课 堂 的 策 略 [J]. 学 周刊,2025,(14):85-87.

[2] 池贤辉. 贯穿式问题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 求知导刊,2025,(09):5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