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优秀传统艺术在中小学校的传承与创新
刘小平
东至县宏毅初级中学 安徽省池州市 247200
一、数字化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一)打破时空限制
利用网际网路平台,数位科技将资讯的传递打破时空的限制。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入网上教学,参加网络教室的讨论,以及随时取得学习资料。这一灵活性大大增加了访问和利用教育资源的效率。同时,通过云技术,教师与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共享,从而可以进行跨地域协同研究。同时,学校也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对课程进行优化,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但扩大了学习的渠道,而且也推动了国际间的教育交流。
(二)丰富教学资源
数字技术使教育资源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利用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工具,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加深人们对其的理解。开放的网络教学平台涵盖了从初级到进阶的各个领域,涵盖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运用交互式软件,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并根据不同的学生特征,进行相应的教学策略调整。同时,电子图书期刊资料库也为科研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讯查询途径,加快资讯更新的步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多元的学习生态,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学习空间。
(三)提升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数字技术以其特有的互动、个人化等特点,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中运用了游戏式的学习要素,例如打点制度、成就勋章等,把竞赛与奖赏机制整合到教学流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地接受挑战。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为学生营造沉浸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实际情景中进行知识的运用。同时,社会网络平台也为同学们开展课题协作、交流意见提供了便利,加强了团队学习的气氛。透过这些革新,数位教学不但使教学更具趣味,更能训练学生的自学及团体协作。
二、中小学校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现状
(一)传承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中小学对传统技艺的继承主要依靠老师讲解、演示,形式单一。这样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是理论讲授,实际动手的机会很少,这就造成了对传统艺术的深刻认识和感受。同时,传统美术课程也仅限于一些典型的体育赛事,缺乏对地方文化的发掘与挖掘,使学生的眼界与参与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这样一种单一的继承方式,既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普及,又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的需要。
(二)创新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学在开展传统美术教学时,普遍存在着创作动机不强的现象。一方面,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一些学校缺少必要的经费、技术支撑,使创新教学活动难以进行。另外,在美术教育中,教师的职业构成比较单一,交叉学科的知识结构不够完善,创作能力不强,很难在传统美术教学中融入现代化的元素。另外,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估制度过分重视学业、技能考试,而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与个性发展,从而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热情受到了抑制。这就使得传统美术教学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数字化赋能优秀传统艺术在中小学校传承与创新的路径与策略
(一)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建立数字资源库,对提高传统美术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将高清图片、视频教程、音频等多种多媒体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学习经验。本课程既有经典作品介绍,更有详尽的创作流程及艺术家专访,使同学对传统艺术的文化背景及技法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另外,还可以搭建网络平台,方便教师、学生、教师、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查阅、下载自己需要的材料,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我们会定期对资料库进行更新,以保证资讯的时效性与适切性,以刺激学员不断探究。这一举措,既可提升教学资源的使用效能,又可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奠定良好的根基。
(二)利用数字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
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美术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改进。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可为大学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身临其境的感觉。线上交互平台可提供即时回馈与远距离合作,突破地理界限,为学校乃至国家间的艺术交流提供便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录制微电影,把繁杂的技法分解为简单易懂的小步,便于学员一次又一次地观摩、学习。同时,将分数制度、成绩勋章等游戏性因素融入其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既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结论
总之,数字科技为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鼓励学生参加美术创作和实践,加强家校合作和社会参与,能够使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在今后的日子里,在数位科技的持续发展与进步下,各中小学要不断地探讨以数字手段促进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培养有文化自信、有创造力的下一代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李颖.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 教师,2024,(30):72-74.
[2] 唐敏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小学英语戏剧课程研究[J]. 校园英语,2024,(42):42-44.
[3]万传森.笔触心灵,美育同行——中小学书法教学实践与探讨[J].山东教育,2024,(16):48-49.
[4]聂磊.素养导向下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整合的逻辑境脉及其实践进路研究[D].西南大学,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