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赵改双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215200

引言:“教学评”一体化指向有效教学,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评”相互整合,重视开展日常学习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习,将评价作为教学的工具,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学习的评价等融合为一个整合,使评价不再分散在教学之外,而是紧密地融合在师生的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也能及时、有效地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1]。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意义

“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评处于割裂状态的弊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意义深远。从教学角度出发,它要求教师围绕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并将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中,使教学过程符合一体化教学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特征,避免教学的盲目性。从学生角度出发,明晰的目标和即时性的反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和不足,可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也能够在多元评价过程中感受音乐学科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素养。从教育发展角度出发,“教学评”一体化符合新时代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通过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为构建高效音乐课堂、实现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小学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目标引领下的分层“教”学策略

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实施过程中,“教”的核心在于以精准目标为导向,结合学生给体差异实施个性化和精准化教学。实质上,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身发展的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全面发展。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对音乐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各项学习情况,立足学科教学要求,将学生划分为基础层面、提高层以及拓展层三个层面。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差异化的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收获知识,取得成功,实现教学资源的精准匹配以及记教学效果的优化。

例如:在学习《叫我唱歌我唱歌》相关内容时,可以实施如下教学活动:首先,制定分层教学目标。要求基础层学生准确演唱歌曲,掌握附点音符与跳跃的节奏型;要求提高层学生通过对比不同速度、力度的演唱,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要求拓展层学生结合歌词进行动作创编,并尝试改编部分旋律。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基础层学生通过分句教唱攻克旋律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节奏;针对提高层学生用慢速、快速分别演唱,体会情绪差异;针对拓展层学生分组设计舞蹈动作,用三角铁、铃鼓等乐器为歌曲伴奏。这种差异化的教学模式落实了因材施教教育理念。

(二)情境驱动下的自主探究“学”习

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在音乐课堂中通过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氛围具有烘托和渲染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为具象化的情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讲述音乐故事、音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带来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聆听、模仿、合作、创编等的方式,深化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协作能力,这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学生实验由被动教学向主动建构的转变。

例如:在学习《五月五赛龙会》相关内容时,可以实施如下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创设“端午龙舟竞渡”的情境。在课堂中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入一段龙舟比赛的视频,并提出“音乐如何表现赛龙舟的激烈场景”这一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紧接着,将学生划分为“节奏探秘组”“旋律分析组”“歌词解读组”三个小组,分别探究歌曲中密集鼓点般的节奏、起伏上扬的旋律线条、描绘赛龙场景的歌词。这样每个小组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对学生专注能力的训练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情境教学能够深入挖掘学生的音乐细胞,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提升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感知力[2]。

(三)多元融合的动态“评”价体系

评价是一体化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构建动态的、多主体、多维度、多形式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课堂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方式具有片面性的特点。但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构建和完善教学评一体化评价体系,将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激励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例如:在学习《小黄鹂鸟》相关内容时,可以实施如下评价活动:过程性评价中,采用课堂观察量表记录学生参与发声练习、小组合唱的表现,利用学习任务单收集学生对三拍子韵律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在成长档案袋中存入自己的练唱音频、绘制的 “黄鹂鸟音乐故事” 图画。终结性评价开展 “森林音乐会” 展演,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有的加入竖琴伴奏,有的创编童话剧情节。评价时,教师从音准、节奏、表现力等维度打分;学生通过自评表反思演唱中的气息控制问题,互评表则聚焦合作默契度与创意亮点。这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融合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多维度评价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自信,放大优势,弥补不足,教师也调整教学模式,和学生共同进步。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研究可以发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对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性,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推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邹淑 颖. 四方 发力 :小 学音 乐教 学评 一体 化的 实践 研究 [J]. 华夏 教师,2025,(18):126-128.

[2]吴晓红.基于“备—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中英文),2025,11(20):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