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技术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怡婷婷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六中学 753000

前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培养运动习惯与终身健康意识的重要阶段,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教学效率,更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运动认知,激发参与兴趣。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人工智能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场景、技术优势及实践挑战,旨在构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教学模式,推动体育教育向精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一、基于动作捕捉的实时姿态纠偏策略

对于初中体育篮球课投篮教学,由于投篮动作不合理,例如投篮时的出手角度以及力点错位等,此时往往能够导致投篮效果差,对于此种情况,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只是通过观察和语言引导,学生往往并不能及时确定错误的部位与原因[1]。

例如,在投篮后,教师通过肉眼观察只能表示“动作不够标准”,而实际上投篮时“臂部伸展幅度过大”或者“手腕翻转力度出现错误”。教师利用动作分析传感捕捉器,或者在投篮的位置采用固定式的摄影机对学生产生投篮动作的关节记录,以进行全程监控,以帮助教师对学生投篮动作进行分析。以初中体育课为例,我们在篮球架下面用高清的摄影机进行监控,让学生在进行投篮锻炼动作中,在头和身体、脚的位置用动作分析传感捕捉器进行身体的动作的分析。当学生准备开始投篮动作时,系统会呈现出一个三维的投篮动作,并与动作的模型进行对比,比较结果。当学生投篮准备动作中,由于肘关节外展太大,系统将从教师的平板电脑中会弹出一个信号,表示:肘部关节角度为 15°,在此部位标注为红色。并且此时也会有一帧动画展示,并且在此处会有一帧动画进行动态的纠错。在此场景中,会有一个标准投篮动作肘部角度是 90 ,并且会在标准投篮动作的肘部角度外展示绿色的线,并且在学生投篮的部位展示为红色,学生投篮动作在此部位的投篮的偏差,这里会有文字的说明:在当前角度尽量调整为 90

二、多模态数据驱动的分层训练设计策略

田径短跑教学中的个体差异大,学生在体能和技能等方面的差异也很明显,机械化的“一个套路做下来”的传统训练方法往往“吃不饱”的学生不敢,也不愿再去做,“跟不上的学生又跟不上”。而佩戴可穿戴智能装置、使用 AI 分析系统的动态表现分析平台可以收集学生的每一步跑步数据、步长、触地时间等,并配合以动作质量评估分数。

例如,对某初中学校田径队的记录,用在脚上佩戴较轻量的运动型传感器,记录学生在跑步过程中的百米赛中跑步情况的步频、步长、触地时间等,分析每一步的动作,了解步频、步长、触地时间,然后使用高速摄像机分析每一步的摆臂幅度是否够,重心的跳动幅度是否过高。智能辅助训练系统会将以上信息汇总生成自适应训练计划:对于步频快而步幅小的学生,为他创建“弹力带反阻抗力训练+标记点步幅训练”——学生将弹力带捆缚到两腿之间做高抬腿跑训练,提升学生腿部力量的同时,在跑道上做标记点,要求每次两脚的前脚掌必须抬起标记点以上,再逐渐增加步幅;对于触地点时间过长的学生,为他创建“前脚掌触地点专项练习+慢放视频自纠”训练——进行前脚掌触地点着地练习,以此来加强小腿肌肉,利用视频慢放功能观看自身的触地点状况,改正触地点的前后位置。

三、虚拟现实场景下的战术模拟教学策略

足球战术教学常因场地限制、对手变量不足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空间跑位与决策逻辑,教师可构建虚拟比赛场景,设置不同对手阵型(如 4-4-2、3-5-2)与攻防节奏,让学生以第一视角参与战术演练[2]。

如某校初中足球班使用 VR 足球器材设备构建虚拟赛场,学生面对与实际比赛对手相同的虚拟球队阵型和场上攻防转换状态,训练学生“快速反击”时机的确定能力。某学生利用 VR 头盔,通过观察虚拟环境中对方出现后场传球失误、本方前锋已经前插后的情况,如何根据实际情形决定长传球或短传路线、控制出球力度,第一时间进行球路、阵型判断、沟通与触球,并在进攻防守过程中做出正确选择?例如,选择长传、短传路,或是控制力度是否符合最佳路线要求等。

教师可利用回放暂停镜头,标注重点跑位点,如回放中,教师用红色箭头标注出中锋跑位寻找的空挡区的区域,并有文字提示“中锋在对方中卫和后腰之间寻求空当”,并观察与正常战术动画进行对比,让学生看清专业球员在同类场景下的跑位及出球决策。一个学校实验显示,VR 训练后,学生的战术执行动作更加精准,某学生前期在快速反击战术中经常因为传接球选择不当导致进攻失效,在进行 4 次VR 训练后,学生在进攻时机的选择上能比较好的拿捏,学生的战术知识可以更好地转为战术技能。

总结:

人工智能技术为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了从动作纠偏到战术模拟的全方位革新,动作捕捉设备实时反馈学生运动姿态,结合 AI 算法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弊端;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多维度运动数据,动态调整训练强度,提升了教学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复杂比赛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战术逻辑,增强了训练的实战性。

参考文献:

[1]石超.人工智能背景下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路径研究——以实心球教学为例[J].求知导刊,2025,(14):137-139.

[2] 赵子 景. 数字 技术 赋能 初中 体育 教学 的策 略探 讨 [J]. 文体 用品 与科技,2025,(1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