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初高中英语思维品质衔接培养策略研究
杨秋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六中学校 150010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都强调了培养核心素养,思维品质涵盖了思维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是核心素养重要部分。因为初高中英语学习上存在差异,思维品质培养衔接的探讨对学生英语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初高中英语教材中都出现珠峰主题文本,以此为例研究思维品质衔接培养策略。
二、新课标核心素养下思维品质的内涵与要求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体现学生在认识层次、分析层次、比较层次、推断层次、批判层次、评价层次和创造层次上的水平, 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初高中英语新课标对思维品质的要求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基于文本基本信息,区分事实与观点,进行简单推理判断;高中阶段,需学生深度分析文本,挖掘隐含意义,开展批判性思考。思维品质培养呈上升态势,需做好衔接过渡。
三、初高中珠峰主题文本分析
(一)初中文本分析(以《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为例)
1.文本内容与信息梳理
珠峰作为世界最险峻山脉,主要从高度、自然环境等方面写到了它的特点以及人类登上珠峰的成就,结构是以“珠峰危险—人类挑战”为主线来展开描述的,学生按照此线梳理出珠峰危险的原因和珠峰登顶的成就,内容框架清晰。
2.思维培养特点
思维能力培养重点是基础信息提取和简单的逻辑推理。如引导学生分析珠峰危险的原因,推断人类登顶需要克服的困难;通过了解不同登山者成就,帮助学生区分归类事实(时间,成就等),分析登山精神观点——人类战胜自然,初步渗透思维能力。
(二)高中文本分析(以《CLIMBING QOMOLANGMA: WORTH THE RISKS?》为例)
1.文本内容与深度探究
文本不仅描述珠峰攀登风险,还引入登山者观点,探讨攀登珠峰价值与风险的科学原因。从思维要求看,需学生整合多维度信息,深入分析攀登者动机、风险背后的人性与科学因素。
2.思维培养特点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点在于其深度、批判性和创造性,即一方面要能思考攀登珠峰的意义,质疑“风险是否值得”,思考各个登山者是怎样看待这一冒险的;另一方面还要去思考人的本性是什么,比如自己是否热爱冒险,或是为何想要挑战,学会多元化地思考和有创造性的表达。
(三)初高中文本思维品质培养差异与关联
1.差异
初中侧重基础信息梳理、简单逻辑推理与初步批判性思维启蒙,动相对浅显;高中聚焦深度分析、复杂逻辑构建、高阶批判性与创新性思维,进行深度思辨与创意拓展。2.关联
初中文本为高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如初中对珠峰细节描述和登山成就的介绍,是高中文本中分析攀登价值、登山者动机的前提;初中思维方式的培养是高中思维方式发展的延续,根据初中信息梳理和推理的内容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
新性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基于珠峰文本的初高中英语思维品质衔接培养策略(一)立足文本,搭建思维阶梯
1.初中阶段:夯实基础,渗透高阶思维萌芽
初中教学中,要立足文本让学生找出基础信息,更要注重问题的思维进阶,如“结合文本危险因素,你会给登山者提出更好的建议;将此次的攀登与一般性攀登作比较,他们有哪些不同的风险。”,为他们后期的高中学习和思维提升做好提前准备的奠基工作。
2.高中阶段:衔接初中,深化高阶思维
高中教学可先以复习初中珠峰文本知识激活初中已有的知识和思维,再以高中文本新内容提出如“结合初中学习时对珠峰危险的了解,分析高中文本中登山者面临的具体风险及应对”之类的问题来搭建初中基础思维到高中深度思维的过渡桥梁,以加深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开展比较阅读,提升批判性思维
1.初高中文本横向比较
对初中和高中的珠峰文本从内容、观点、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写作意图;将初中生有关“人类战胜自然”的论述同高中生有关攀登意义的观点对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文本的习惯,并学会升入思考。
2.不同视角观点比较
高中文本中提及不同登山者对攀登珠峰的看法,引导学生去比较不同登山者的看法,比较其中哪一个说法更令你信服,并说明理由,能够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升批判性思维。相对于初中“挑战自我”的价值,这观点的外延扩大化,深层化,实现了思维衔接提升。
(三)创意拓展,培养创新性思维
1.续写与改写
在初中文本里可以设计续写“多年后,登山者再次攀登珠峰,会有什么新挑战与成就?”;在高中文本里则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初中时攀登珠峰的成就将本文内容拓展,谈论有关科学或人性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初中简单的有创意上升为高中的深创意。
2.跨学科融合创意
结合地理学科中珠峰的形成、气候等信息,让学生用英语介绍“珠峰的地理与攀登风险关联”。开展跨学科创意活动,拓宽学生思维视野,引导学生从单一学科思维向跨学科综合思维转变,提升了创新性思维,符合新课标核心素养对综合素养的要求。
五、实践成效预期
采取以上策略,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对其进行思维品质衔接培养。初中生可以在开展基础性的思维训练中萌发出高阶思维意识;而高中生则可以基于原有的初中思维积淀来展现更高水平的思维力。立足于新课标核心素养,做好初高中英语思维品质衔接培养工作,是完成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深研珠峰主题及相关文本,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达标,并实现初高中英语教学平滑过渡及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3]林立。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9
(3):1 - 5.
[4]鲁子问。英语教学文本分析与设计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