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路径研究
吴甜甜
阿克苏市第二小学 843000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深度重构教育生态,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文化理解抽象化、评价反馈滞后、应用深度不足等问题,教师应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教学模式创新和动态评价反馈,构建“精准化资源供给—情境化课堂实践—数据化评价反馈”三位一体的实践路径,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创新实践路径。
一、基于个性化学习的精准教学路径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考试成绩来判断学情,这种滞后性的数据是很难实时捕捉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在识字教学中,统一的抄写任务无法区分学生字音、字形的薄弱点;作文批改耗时低效,无法针对性的解决学生语言逻辑问题。教师可以利用AI 实时采集学生的课堂互动、作业数据等,构建“语言理解-互动-表达”的三维能力画像,实现动态学情分析,如“AI 识字助手”通过语音识别来诊断学生的平翘舌音错误并自动生成纠音方案。
2022 版语文新课标强调“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核心素养,但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明显,AI 驱动的精准教学路径是可以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推送分层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成就。并且 AI 构建了诊断、干预、反馈的完整路径,如AI 通过诊断学生口语表达流畅度、文本标注习惯,来生成多维度素养报告;并基于数据推送个性化资源,实施精准干预;再由作文智能批改系统来标记学生情感表达薄弱的段落,教师针对性的指导作文逻辑和情感,这一闭环使教学从“模糊经验”转向“精准循证”,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闭环。
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一)情境化课堂创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古诗、文言文等抽象的语言表达会让学生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学生只靠文字想象是很难深入体会《朱德的扁担》中革命精神的抽象性,或《江南春》的意境美感。而AI 技术是可以通过多模态情境创设,如用 VR 还原革命纪念馆场景、生成动态水墨画来进一步诠释“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场景,将抽象文本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具象体验,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传统的课堂很难兼顾学生差异化的认知风格,教师可以利用AI 驱动的智能情境系统,动态适配学习资源,如为视觉偏好学生推送《草船借箭》3D 战船推演沙盘;为听觉偏好学生生成角色配音对话(如 AI“船长”解答跳水决策逻辑)等,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深度参与。
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传统节日》为例,通过 AI 场景来让学生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实现语言的迁移和应用。在教学的第一环节,教师通过创设多模态沉浸式场景来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氛围,用AI 生成 3D 动态场景和环境音效节日动画(春节鞭炮/元宵花灯/端午龙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环节通过情景化字源解析和人机互动来强化学生的记忆,如用 AI 拆解“贴”字,生成“贴春联”AR 动画;学生隔空“贴”虚拟春联,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理解汉字承载的文化内涵。第三环节进行跨媒介创作,学生分组用 AI 工具生成节日主题作品,如语言组用AI 创作押韵的“元宵童谣”等,让学生通过创作节日主题作品,将文化感知转化为语言输出,进一步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应用。
(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
新课标强调“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四大核心素养的整合发展,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常常局限于字词句篇的孤立训练,使得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较弱,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统整,如《草船借箭》结合历史策略分析、《宇宙的另一边》融合科学想象,将语文知识嵌入真实的问题场景,并结合 AI 动态生成跨学科资源,如VR 还原古诗场景、AI 解析科学现象中的语言逻辑等,进一步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让学生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复杂问题,推动语文教学从“知识灌输”转向“素养生成”。
三、智能评价与反馈体系重构路径
传统的小学语文评价会依赖教师的主观经验,容易出现标准模糊、反馈滞后的问题,并且在评价中以学生的成绩为终结性的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发展和语言运用、审美创造等语文素养。而智能评价体系是可以通过多模态数据来采集学生的阅读专注时长、写作修改轨迹等,构建“语言理解-表达-思维”的三维能力画像,为精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且人工智能会根据学生的学情精准推送适合的学习路径,如薄弱学生学习字源动画,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触发《飞向蓝天的恐龙》证据链推理题,从而实现从“标准化评判”到“个性化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教学是以技术为支架,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生态重构,教师通过 AI 分析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速度、写作修改轨迹等数据并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结合多模态情境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深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的理解,再利用智能批改系统分析学生的作业(如作文细节描写缺失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 玉 娟 . 信 息 技 术 支 持 下 小 学 语 文 深 度 学 习 的 创 新 路 径 [J]. 读 写算,2025,(14):67-69.
[2] 孙 雅 娟 . 新 媒 体 时 代 AI 技 术 赋 能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创 新 研 究 [J]. 今 传媒,2025,33(05):127-130.
[3]李怀源.人机协同,AI 赋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当代教育家,2025,(04):43-44.
[4]袁秀云.AI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山东教育,2025,(Z1):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