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的规范化发展
宋东瑜
成都交响乐团 610041
引言:奏鸣曲式 sonata form,所谓“曲式”,就是写作乐曲的一种格律, 即用一种比较固定的框架把乐曲的大结构框出来, 使具有某种固定曲式的乐曲具有比较规整的形态,利于聆听者理解与欣赏。而“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 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可见,奏鸣曲式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性。
一、框架定型,三段式结构确立
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在海顿、莫扎特的持续实践中,逐步摆脱了巴洛克时期逐渐松散的结构,呈现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固定框架。具体内容如下:呈示部包含主要主题(主部)和副部主题(副部),通常在属调或者关系调上对比展开;展开部对呈示部的主题进行变奏、分裂、转调等发展,增加戏剧性冲突;再现部重现呈示部内容,但副部主题回归主调,使调性统一,达成音乐的逻辑收束。
例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就是奏鸣曲式的典型代表,即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Op.27 No.2,以下是对其曲式结构分乐章的分析。第一乐章(Adagiosostenuto):采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ABA'),主题绵延且没有传统奏鸣曲的冲突对比,结尾有新材料扩展。第二乐章(Allegretto):复三部曲式,结构轻盈灵动,中间段落与首尾形成鲜明对比。第三乐章(Presto agitato):标准的奏鸣曲式,包含完整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及尾声,是全曲高潮所在。
二、技法精进,主题性逻辑成熟
古典主义作曲家在奏鸣曲式的规范化进程中,构建起一套紧密的主题发展逻辑,使音乐素材的处理摆脱了即兴兴,走向理性化。
例如:斯卡拉蒂的《D大调奏鸣曲》(K.29)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D大调上的第一主题以高低两个声部交替出现的音阶进行为特征, 它单一音型和连续不断的节奏仍具有巴洛克复调性器乐风格的特点。连接部延续了上述音型, 作调性过渡。基于a小调的第二主题变成下声部的和弦衬托上声部旋律的主调织体, 而旋律大量纤巧的装饰音又体现出古典主义早期的华丽风格。相当长的结束部从a小调转向明亮的A大调。第二部分从主调(D大调)的属和弦开始,对比性的第二主题作调性服从(d小调)。结束部返回最初的D大调。此例可看到斯卡拉蒂的音乐对巴罗克和古典主义早期风格的包容性。另外,在新时代背景下,奏鸣曲式还可以同键盘器乐联系起来,比如,坚持以《中西方音乐史》为拳头学科《和声曲式》、《英语》、《政治》并行发展做到一站式古典音乐学习模式。
三、核心特质:鲜明性曲式特点
古典主义奏鸣曲式在规范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区别于其他音乐形式的鲜明特点,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对比性。通常情况下,奏鸣曲式有两个主题,它们的音乐性格是对比的,如果一个雄壮,那么另一个就是温柔;一个悲伤,一个欢乐;一个粗犷、有力,一个优美、
抒情。
第二,发展性。在演奏的过程中发现奏鸣曲式各个部分之间有非常明显的变化,尤其在发展部分,通过转调、音阶上行或者下行、音程的大跳等手打,使音乐产生有力的动感。
第三,再现性。奏鸣曲式的再现性主要体现在三段式结构中的呈示部,这种再现并不是简单的复制、重复,而是对主题的深入挖掘和持续发展。
第四,调性布局。奏鸣曲式在调性布局上有属于自己的规律,也主要体现在三段式结构中的呈示部,两个主题优先在不同的调上呈现,然后再现部中,最后两个主题回归到主调上。
第五,动机展开。奏鸣曲式在调性布局上有属于自己的规律,即一个短的动机或者旋律片段会在全曲中反复出现或者叫变化出现,这种展开动机的手法使音乐极具统一感。
第六,结构完整。奏鸣曲式的结构形式比较大型,它开始、发展和结束的时间是确定的,在这种严谨性的规范下构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
第七,使用乐器。奏鸣曲式适用很多乐器作品,比如钢琴、弦乐乐器、木管,铜管乐器等,也可以用于交响乐作品。
四、影响深远:延续的音乐传统
奏鸣曲式是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曲式之一,它不仅在结构上具有对称性和逻辑性,而且在音乐材料的发展和变化上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奏鸣曲式通过主题和副题的对比,以及展开部中的音乐发展, 展现了音乐的动态性和戏剧性。此外, 奏鸣曲式还为作曲家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使得作品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例如: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中通过命运主题的变奏,将奏鸣曲式的冲突推向极致,这种手法成为浪漫主义时期交响诗的先声。还有海顿、莫扎特等作曲家通过确立交响曲、协奏曲等体裁的规范结构,将奏鸣曲式发展为音乐创作的基础框架。他们引入调性关系、音色对比和乐句平衡等要素,使奏鸣曲式在保持明朗、有序和平衡特点的同时,增强了音乐材料的对比与发展逻辑。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本文的论述可以发现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式的规范化发展不仅塑造了西方音乐的结构范式,也深刻影响了后世作曲家的创作思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通过各自的创新,使奏鸣曲式具备严谨性和表现力的特征,成为古典音乐的核心形式之一。尽管浪漫主义时期奏鸣曲式逐渐走向自由,但其古典时期的规范化原则仍然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姜金池.古典凝雅韵现代谱新声[J].文化产业,2025,(19):10-12.
[2]冉丹.古典音乐是有趣味有灵魂的媒介[N].中国艺术报,2025-06-27(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