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研究
陆敏燕
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215600
引言: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接触网络的低龄化和普遍化趋势日益明显,网络环境对其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的影响不容忽视。但是,部分班主任的德育理念和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模式,很难有效利用网络带来的新问题。所以班主任需要做出改变,探讨如何运用网络技术、工具等创新德育教育手段,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一、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多样化的德育活动
德育教育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教材,资源都是由班主任收集和整理的,而班主任需要在有限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拓展。网络中蕴含丰富的资源,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资源保障。网络资源的形式丰富多样,涵盖图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类型。这种直观生动的呈现方式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
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关爱他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模式:首先,班主任利用在线协作平台,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电子版的爱心卡片。学生需要从网络中搜集一些暖心故事、温馨图片,将这些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创作融入到卡片设计中,然后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为福利院的儿童送上最诚挚和暖心的祝福。在活动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还能让他们在创作与分享中深化关爱意识。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依托公益网站发起 “线上植树” 活动,学生通过完成德育任务积累虚拟能量来种植树木,让环保行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体验。
二、提升学生网络素养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因此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成为提升德育教育水平的关键一环。小学班主任需要向学生关注正确的网络伦理知识,让学生知道“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要学会如何辨别网络中的虚假信息,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制定网络使用计划,提高学生时间管理能力以及规范化使用网络的方法,将网络自律内化为道德自觉,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例如:班主任开展“网络小卫士”的课程,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网络谣言产生的危害,教会学生用反向搜索等的方式验证网络信息的真实性。课后还可以为学生布置“家庭上网时间记录表”任务,学生将自己每天上网的时间以及内容记录下来,家长签字反馈。最后,班级还需定期评选“自律小标兵”。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有的学生能够很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有的学生则沉迷于网络,因此在记录、自我监督与评选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调整上网习惯,借助榜样的示范作用,学会合理分配上网与学习时间,进而提升网络素养[2]。
三、构建“积极”“正向”的网络班级文化
络班级文化对学生道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应创建积极向上的线上交流空间,比如利用网络群,倡导文明发言、互助分享的氛围,在氛围的烘托和渲染下使学生自主规范言行举止。另外,通过设置“每周德育之星”展示栏、优秀心得分享区,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也使学生在网络互动的过程中接受熏陶,形成集体道德共识。
例如: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公众号,开设“美德小故事”专栏,每周推送学生投稿的身边善举,比如帮助同学补习、主动捡拾垃圾等,配文配上照片和点评。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做好事的动力。另外,公众号还可以发起“我为班级献一策”线上征集活动,使学生参与到班级建设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提议美化教室、开展读书分享会等,增强班级凝聚力。比如有学生提议把教室闲置角落改造成 “绿植角”,大家分头带盆栽、画装饰画,原本冷清的角落变成了全班呵护的 “班级小花园”,同学间协作互动变多了。
四、建立动态化、多元化的德育评价机制
传统的德育评价方式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德育需求,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更加科学,能够将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班主任可以利用在线表格、小程序等工具,实时记录学生在网络活动、日常行为中的德育表现,比如参与公益讨论的积极性、网络发言文明度等。定期生成评价报告,结合学生的自评与互评结果,全面呈现其成长轨迹,以便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例如:班主任可以使用班级德育评价小程序,设置 “诚信指数”“互助次数” 等维度,维度越多对学生的评价越全面。学生线上提交作业时,系统自动记录是否按时完成,代替教
师完成作业批改的任务,班主任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生主体上;小组合作活动进行中,成员可在线互评贡献度,这是学生取长补短的重要路径之一。每月生成个人德育档案,班主任针对某学生 “网络文明分低” 的情况,发现其曾在群里发不当表情包,及时沟通引导,次月该生分数明显提升,评价机制有效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改进。
结束语:综上所述,通过对网络时代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对策的梳理与论述,我们能够清晰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网络技术对德育教育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以及素养,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小学班主任,要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模式,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推动综合素养的形成,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建军. 信息技术赋能小学班主任德育实践的创新探索[J]. 中小学班主任,2025,(07):83-85.
[2]孔潮.新媒体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在网络平台的延伸实践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5,27(03):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