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班幼儿音乐教育中苏州吴歌的实践探索与价值挖掘

作者

刘云仙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街道葑谊幼儿园

前言:

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情感表达与文化认同。苏州吴歌作为地方传统音乐形式,其朗朗上口的旋律与贴近生活的歌词,特别适合幼儿学习。本文基于大班幼儿的认知特点与音乐发展规律,从实践层面分析苏州吴歌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挖掘其教育价值,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的融合提供参考。

一、精选吴歌素材,设计趣味化音乐教学活动

吴歌虽然是地方民间歌谣,内容丰富,但并非每一个素材都适合幼儿。需要根据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音乐水平,筛选旋律简单、旋律欢快、内容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进行学习。音乐教育教学理念中提到,幼儿阶段的音乐学习重点在趣味性基础上参与的体验活动,而不是技巧性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理念,将吴歌中的节奏元素与身体动作相结合,运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玩中学音乐。

例如吴歌中的《摇橹歌》,在教学过程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个“小小船夫”音乐游戏活动环节,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江南水乡摇橹船”的实景录像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接下来播放吴语原生态的吴歌《摇橹歌》,让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并感受歌曲节奏的规律。接下来是幼儿体验及实践环节,鼓励小朋友分成多个组,围成小小的船型,跟随音乐中教师示范的小船的划水节奏的律动(双手模仿拿橹,做前后摇动划水“咿呀咿呀”的节奏感),先跟着音乐的节奏去学习,熟练之后加入打击乐器(沙锤、铃鼓等)来玩打击乐器的律动(一组在模拟摇橹的“吱呀”声,一组在模拟水面“哗哗”的流水声)。随后是学习吴语方言语调的环节,教师逐一进行吴语方言《摇橹歌》歌词的教唱。幼儿进行整体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突出难句练习(“摇啊摇,摇到外婆桥”等)。第三步则是创设“龙舟赛”环节,鼓励每个幼儿小组在创编划船动作的同时,注意变化创设新的划船节奏进行龙舟赛表演,在表演中再互相欣赏,教师用手机记录下来,回来后回放给幼儿,让相互评价更直观。

二、融入多元体验,激发幼儿吴歌学习兴趣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幼儿的学习活动应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和能力,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在对吴歌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音乐、语言、动觉、视知觉等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有机整合,为幼儿创造大量的直接体验[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指出,幼儿通过亲身经历和作用于外界环境主动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对于吴歌的学习,可以创设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在多方位互动中感受吴歌所具有的趣味,而不至于让幼儿进入单一的听觉

空间。

如教学吴歌《采莲谣》,教师在开展前设置多个感官共同参与体验的氛围式活动环境,如设置具有江南特征的活动场地地面铺上蓝绸布代表水面,悬挂手绘荷花灯笼,放上真实的荷叶、莲蓬等水生植物等。活动过程中,请幼儿分组自领教师前期准备好的纸质小船模型,听音乐《采莲谣》伴奏,一边唱一边模仿采莲人的一颦一簇——弯腰探身、拨开荷叶、采摘莲蓬的动作姿态,之后音乐慢慢弱下去,转入美术创作,提供宣纸、毛笔、水墨颜料等,让幼儿把歌曲中“莲叶何田田”的情境用水墨晕染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教师适当地出示一些经典江南水墨作品给幼儿参考。

三、挖掘文化价值,促进幼儿审美与情感发展

吴歌包含江南地方性的生活方式和情感,富有历史文化教育意义。审美教育理论认为,幼儿时代是审美发展的奠基期,接触美好传统艺术可以养成健康美的情操[2]。情感教育理论认为,幼儿艺术活动是情感的表达和体验的渠道。吴歌所表现的劳动情景、自然景物、人际情愫可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乡土情怀。

教师可以采用“赏-唱-创-演”的教学方式,组织幼儿开展以吴歌《月亮巴巴》为教学材料的综合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出示添加了动画元素的吴歌图谱,引导幼儿观看,如“月亮弯弯像小船”等,通过教师带领幼儿欣赏,感受吴歌中的诗意化语言。接着在幼儿学习演唱的环节,教师利用音乐活动范例标准吴语来进行范唱,引导幼儿跟随吴歌进行歌词演唱,并进行分句的学唱,重在演唱时对“巴巴”的吴语发音进行腔调练习,并且学习吴语的气声演唱方法,在完整的学唱过程中引导幼儿通过气声演唱的方式,来感受和表现月色夜晚的幽静。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开展“我家月故事”——唱故事活动,请幼儿讲述祖辈讲述的关于月亮的故事,并请幼儿在水彩纸上将自己的“心中的月亮”画出来。

总结:

综上所述,苏州吴歌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从素材选择、教学方法和价值挖掘三个维度,探讨了吴歌融入大班音乐活动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基于幼儿认知特点设计的吴歌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审美与情感发展。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体验性与游戏化,避免机械训练。

参考文献:

[1]段晓慧.感官体验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甘肃教育,2025,(08):90-93.

[2]魏莉.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及实践策略[J].戏剧之家,2025,(08):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