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措施分析
杜晶晶
敦化市额穆镇中学校
1 初中数学教学现状及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必要性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对公式、定理的记忆和应用,而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做题,对知识的本质理解不够深入,遇到复杂问题时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一方面,通过将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的图形,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例如,在学习数轴时,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借助数轴可以直观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比较实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图形的直观性能够为学生提供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常常需要运用代数知识进行计算;而在解决代数问题时,也可以通过构造图形来简化计算过程。例如,在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时,可以通过二次函数的图像与
轴的交点来直观地得到方程的解。
此外,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同发展,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措施
2.1 深入挖掘教材,寻找数形结合的切入点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形结合素材。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挖掘出各个知识点中所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
在代数部分,许多概念和运算都可以通过图形来直观表示。例如,在学习函数概念时,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关系的直观体现,通过观察函数图像的形状、位置、变化趋势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等性质。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出不等式(组)的解集,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解集的含义和求解过程。
在几何部分,很多几何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代数知识进行计算。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不仅要掌握定理的内容,还要能够运用定理解决与直角三角形边长有关的计算问题,通过设未知数、列方程等代数方法,可以使复杂的几何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如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可以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图形的变换转化为点的坐标的变化,从而运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图形的变换规律。
2.2 创新教学方法,营造数形结合的课堂氛围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等特点,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动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几何图形的形成过程、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形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软件动态演示二次函数图像随着系数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图像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等与系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和探究。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动手操作,用不同长度的小木棒拼三角形,观察哪些长度的小木棒能够拼成三角形,哪些不能,并结合图形分析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定理。
(3)注重数学实验教学
数学实验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等方式来获取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数形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测量不同直径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以及面积与半径平方的比值,通过计算和分析,让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半径(直径)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3 加强解题指导,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画图
画图是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画图的习惯,学会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画出相应的图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题示范,教给学生画图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表示出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在解决几何证明题时,引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画出几何图形,标注出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从而更清晰地找到解题的思路。
(2)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
转化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核心,即能够将代数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或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教师要在解题指导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转化的思想,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方程根的分布情况转化为二次函数图像与
轴交点的位置情况,通过分析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判别式、顶点坐标等,来确定方程根的分布范围。
(3)加强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练习
典型例题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图形特征,找出数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同时,要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注重知识衔接,构建数形结合的知识网络
初中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构建数形结合的知识网络。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要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等知识联系起来,通过一次函数的图像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时,要与几何图形的性质、判定以及代数中的比例、方程等知识结合起来,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相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
通过构建知识网络,学生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在不同知识点中的应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束语
综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意义重大。通过挖掘教材素材、创新教学方法等措施,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与能力。实践中需遵循循序渐进等原则,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不仅能提升教学实效,更能为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筑牢基础,推动其数学思维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心语.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4.
[2]金瑜.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措施分析[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21):65-67.
[3]王雪梅.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对策分析[N].山西科技报,2023-10-16(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