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教学策略研究
李雯
武夷学院附属小学 福建省武夷山市 354300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在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跨学科主题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以后的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想法与实践能力。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体现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的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核心素养是学生的综合素养,它体现在基础的数学知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多个方面。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通过学习数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来来理解数学概念。
(二)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忠实于教材及评价体系的局限性。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加侧重数学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上,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法为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少;评价体系多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缺少关心,限制了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对提升核心素养的作用
路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新的数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它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学习视野。在跨学科学习中,数学不再是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如科学、体育等相互联系,共同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诀跨学科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能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核心素养。
二、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原则
(一)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定位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目标定位是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在生学科背景下的深度学习。目标定位不仅要求学生学握数学概念和技能,更要求他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问题解决中。跨学科主题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对知识的好奇心、对学习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通过这样的目标定位,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出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兴趣、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社会需求,确保学习材料的相关性和吸引力。
组织内容时,应采用主题式教学方法,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知识网络。以北师大版为例,以“买文具”这一主题,学生不仅可以认识人民币的种类和用法,还能掌握到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这种内容组织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社会实践等跨学科的联系,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三)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应以学生为中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探索。活动设计应注重实践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小组合作中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通过提出问题、提供资源和搭建平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思维。以北师大版《小小设计师》为主题的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实践探索,让学生深入了解图形的对称与不对称以及设计一个徽标的跨学科主题式学习项目,本活动通过融合数学、社会及生活实践等多学科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跨学科的思考能力和实践技能。[1]
三、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与专业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实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关键。传统的教师角色主要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教师需要转变为学习过程的引导者、设计者和促进者。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要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以适应跨学科教学的需求。教师还需要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创新实践。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作用
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利用是提高跨学科主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性地整合这些资源,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创新地利用这些资源,开发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2]
(三)评价机制的建立与核心素养的评估
评价机制的建立是确保跨学科主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而忽视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评价。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评价机制满要全面和多元,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要评价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评价内容也需要与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相一致,如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等。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路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为数育工作者提供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定位、内容的精心选择与组织,以及活动设计的创新实践,我们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跨学科主题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这种教育模式能够在更广泛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潘瑞青.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25,(05):22-24.
[2]王小青.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5,(18):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