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傅子娟

广州奥林匹克中学 广东 广州 510660

一、前言:

信息技术课程因其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深受初中生喜爱。然而,长期沿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易导致课堂吸引力下降,影响学习效果。为适应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理念,革新教学方式,本研究探索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项目式教学的策略。项目式教学能够有效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提供实践探究平台。本文以《制作网页展活动》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目标设定、分组协作、过程指导、多元评价等关键策略,优化项目式教学实施过程,提升教学实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目标导向,夯实项目教学基础

传统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常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堂氛围单调,学生参与度不高。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更新理念,践行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项目式教学以任务驱动为核心,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助于促进主动学习与合作学习,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内化知识。因此,科学制定清晰、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是项目式教学成功的前提。教师需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为后续项目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1]。

例如,在《制作网页展活动》一课,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应全面做好准备工作,可先让初中生自主预习,了解新课内容,他们后续课堂才能展开深入探究与合作学习。比如:教师可将发展初中生核心素养、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图片处理制定为教学目标,在了解课程内容基础上制作课件与备课。此外,还应布置任务,引导初中生自主预习,看看新课由几部分组成,有哪些知识点与重难点,将不理解的部分记录下来。同时,还要求初中生利用网络去了解各种网页,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与异同之处,搜集更多资料。通过预习能使初中生了解本课包含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通过写HTML代码制作简单的网页、HTML代码正确编写与网页布局调整等几部分。在后续课堂中,教师才能制定具体项目,指导初中生合作学习,让他们通过自主、深入探究获取知识,让初中生能够在学习中形成关键能力,有效发展核心素养,使项目式教学突显高效性。

三、优化分组协作,强化过程指导效能

信息技术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其教学应注重模式创新与能力培养。项目式教学的优势在于促进学生协作与实践。然而,初中生项目经验相对缺乏,合作学习能力有待培养。因此,合理构建学习小组并提供有效的过程指导至关重要。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科学分组,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引导,明确合作流程,促进学生深度参与和有效互动,确保项目任务高质量完成,从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2]。

例如,在《制作网页展活动》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初中生指导,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在活跃氛围中发挥潜能,可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比如:教师可立足于初中生新课预习基础上,为他们制定具体项目,如网页设计与制作、HTML代码编写、网页布局调整等,使初中生有明确学习目标。此外,教师还可提供课件,根据初中生实际能力,将他们合理划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引导初中生认真阅读教材,与课件配合自主探究,以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初中生细化每个知识点,设计好具体流程,明确组内分工与做好记录,最后应进行总结。初中生完全了解后,会在组内积极讨论,分享各自观点与搜集到的资料,对于有难度的部分合作探究,通过全员互助理解知识。通过教师的有效介入,确保合作探究有序、高效进行,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分析、解决问题、抽象思维及协作能力,深化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内化。

四、实施多元评价,促进反思与能力提升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项目式教学,既符合改革政策要求,也能避免学生以枯燥听讲方式学习,更可助力他们能力培养。但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受不同因素影响,初中生难免会产生不足或错误情况,这是正常现象,但应让他们了解,与初中生学习、长远发展息息相关。说明教师应重视课堂评价环节,为了促进初中生反思,可采取多样项目式教学评价,使其了解不足之处,及时改正错误,让初中生既能感受合作互助学习乐趣,还能通过评价提高认知,在锻炼中获益良多。

例如,在结束《制作网页展活动》项目式教学后,教师应注重评价环节,以此帮助初中生了解自己在合作学习中还有哪些不足,为他们日后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初中生也会在实践锻炼中成长与进步。比如:教师应采取多样项目式教学评价,可根据初中生合作学习各方面表现,如流程设计、组内分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知识掌握等,逐一进行点评。对于表现优秀之处,教师可给予表扬式评价,使初中生树立学习自信,产生积极情绪。而对于不足与错误之处应及时指出,同时提出恰当建议,帮助初中生查漏补缺,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此外,还可利用互评方式,让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进行评价,说出学习中的不足,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初中生能借助评价及时反思自我与改正不足,积累丰富的经验,在日后学习中更严谨,得以养成良好习惯,推动当前教学不断改革发展。

五、总结:

相较于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更契合“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能力培养和体验获得,因而更具活力与实效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教师应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特点,系统规划并运用目标设定、分组协作、过程指导、多元评价等策略。通过引导学生深度参与项目准备、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全过程,使其在合作探究中扎实掌握知识与技能,借助评价反思实现自我提升,最终达到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全面发展的目的,充分发挥项目式教学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维凯.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实践策略[J].家长,2025,(11):90-92.

[2]池金晓.初中信息技术教育项目式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5,(0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