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图书馆资料管理的策略研究
崔玲
重庆市开州区图书馆 405400
引言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升级的用户需求,图书馆唯有立足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效果,才能赢得用户的青睐,彰显自身的价值[1]。立足数字化背景,图书管理员便要立足全面性、整体性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数字化设备及资源,构建起良好的资料管理体系,确保提高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这既可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全面提升管理质量,又能切实推动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这对于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奠定网络基础与应用
数字化背景下,为进一步优化图书馆资料管理效果,完善技术基础设施是首要且至关重要的一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施、软件系统、网络环境三方面[2]。硬件设施是核心,图书管理员应根据发展规模和用户需求,配备高性能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以适应不断增长的数字化资料管理需要;软件设施同样关键,图书管理员要选择适合本馆的数字化资源管理系统、检索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使用高性能的服务器和云计算解决方案,建立防火墙、数据加密、建立身份验证和授权系统等,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网络环境是硬件和软件设施工作的“支撑点”,通过完善宽带互联网连接、高速数据传输通道以及负载均衡技术等基础设施,确保用户迅速、顺畅地访问数字化资源。此外,图书管理员还可通过参加研讨会,了解目前数字技术发展方向,引入更多智能化技术,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并拓展更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提供的沉浸式阅读体验,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强化用户阅读体验。
二、灵活应用数字设备,推进资源整合与共享
内部资源整合方面,图书管理员通过构建一体化检索平台,借助移动终端,在馆内随时随地处理资料编目、读者咨询等工作,整合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多类型资源,实现“一站式”检索服务,这样也便于用户在该平台上查找可利用资料;外部资源共享方面,图书管理员将加强与本地其他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协议,整合联盟内其他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以此扩大资源共享的范围与深度,保证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广度。与此同时,图书管理者还可鼓励读者参与数字资源建设,设计开展众创、中包综合性活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让他们发展想象力和创新力,为图书馆资源完善提出建议,切实打造出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生态。实际行动中,图书管理者更要建立健全的使用者反馈制度,对用户的意见与建议进行即时搜集,以持续地对其进行优化与改善,逐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学术资料,推动学术研究与传播,进而保障资源的可用性和流通性,推动图书馆资料数字化管理的深入发展。
三、建立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人员素质与能力图书馆资料数字化管理实践中,图书馆人员素质、能力提升至关重要,完善培训体系是其中重要工作之一。培训内容应涵盖专业知识更新、信息技术应用、服务创新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根据馆员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这个过程中,图书管理员可以将培训体系划分为“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两部分,内部培训主要是通过研讨会和培训课程的方式,教授工作人员数字化技术、信息资源管理、版权与知识产权等方面知识,介绍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进一步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路;外部培训主要是联系本地其他图书馆,共同开展“实践演练”活动,同时开展线下集中培训和实践操作训练,让他们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实际操作,提升馆员的实际操作能力。除了加强对图书馆原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外,还要定期招聘专业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人员,为引进的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待遇保障,不断提升团队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数字化管理素质,帮助管理员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使其适应图书馆管理技术的发展需求。
四、强化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
加强图书馆数据安全管理是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任务。首先,图书管理者要制定适用于数字化图书馆的安全政策和规章体系,遵循国家和行业制定的信息安全标准,明确各级人员在数字化管理中的职责和安全意识,确保数据的合理采集、传输、存储、分类和标记,保证着系统和数据安全。其次,图书管理者要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由专业人员定期对现有数字化资料进行备份,并设置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通过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机制,限制用户对敏感数据的访问权限,以应对数据丢失或损坏的风险。最后,图书管理者要建立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对因网络攻击、系统故障而造成的数据泄露等问题,及时干预和解决,为图书馆资料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与此同时,图书管理者还要自觉建立版权保护机制,应用数字版权管理系统和防盗链技术,对未进入公共领域的作品,通过与出版社、作者签订数字化授权协议,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防护和监控,确保其合规性及受版权保护。通过该管理行为的实施,能快速响应、恢复数据,保障着图书馆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是图书情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旨在推动数字化图书馆不断发展与创新。展望未来,随着数字重庆建设的不断推进,开州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集成城市体征指标越来越完善、数字化场景越来越丰富、感知能力越来越精准,图书管理员更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将图书馆资源数字化管理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如此,就能实现对图书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有效提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茹.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料数字化管理策略[J].新传奇,2025,(01):120-122.
[2]李庆志.浅议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科技经济市场,2017,(0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