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于安宁
德惠市第十中学 130300
引言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成为突破传统单篇教学模式的关键路径。然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仍存在机械整合、学生主体性不足等困境。本研究基于系统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探索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和阅读素养,为语文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一、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在实践探索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部分教师尝试通过主题关联、能力梯度或文体归类等方式重构单元教学内容,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仍存在若干突出问题:单元整合往往停留在简单的内容叠加,未能实现文本间的深度勾连;教学目标设计缺乏系统性,知识点呈现碎片化倾向,难以形成完整的素养培养链条;学生参与方式仍以被动接受为主,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培养不足;教学评价侧重终结性结果,忽视阅读过程中的思维发展评价。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教学设计时过于依赖教材固有编排,缺乏基于学情的创造性重构,同时受传统单篇教学模式惯性影响,难以真正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
二、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
(一)单元目标的整体设计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的首要策略在于科学设计教学目标,避免单篇教学的零散化倾向。教师应立足新课标要求,结合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构建三维融合的目标体系。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四季美景单元为例,需统筹语言积累、审美鉴赏和文化理解等多维目标,明确单元核心任务为通过写景散文学习语言表达技巧并体会自然之美。在目标层级上,需区分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例如识记景物描写手法为基础目标,而迁移运用描写方法创作写景片段则为发展目标。同时,要注意单元内单篇课文的目标分工,如《春》侧重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效果,《济南的冬天》则聚焦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最终通过比较阅读实现目标的递进与整合。这种系统化的目标设计能有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确保学生语文素养的螺旋上升。
(二)教学内容的系统重构
打破教材固有编排顺序,基于学生认知规律重组教学内容是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策略。教师需对单元内文本进行深度剖析,建立文本间的逻辑关联。例如八年级下册演讲单元可将《最后一次讲演》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进行对比教学,前者侧重情感渲染,后者强调理性思辨,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演讲风格的特点。同时要适度拓展课外资源,如补充当代优秀演讲稿或TED 演讲视频,构建课内外联动的阅读体系。对于文言文单元,可将《论语》十二章与《诫子书》组合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古代教育思想的共通性。重构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文体特征的典型性,避免过度整合导致文体认知模糊。通过内容重构,能使学生形成对单元主题的立体认知,实现从单篇精读到群文比读的能力跨越。
(三)任务驱动的活动设计
采用大任务统领下的活动链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深度参与。以九年级小说单元为例,可设计举办班级小说鉴赏会的终极任务,分解为分析人物形象、探究环境描写作用、比较叙事视角等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对应具体课文的学习,如通过《故乡》分析闰土的人物塑造手法,借助《我的叔叔于勒》理解情节安排的技巧。活动设计要体现实践性,比如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改编小说片段并表演,或撰写微型小说创作手记。任务推进过程中要搭建适切的学习支架,如提供人物分析模板、情节曲线图等工具,同时建立小组合作机制,通过分工协作完成资料搜集、观点辩论等环节。这种任务驱动模式能打破被动接受的学习惯性,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提升阅读与表达能力。
(四)多维互动的过程实施
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构建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多维对话系统,预习阶段可采用KWL 表格,让学生记录已知内容、想了解的问题和最终习得的知识,形成自主探究的阅读轨迹。课堂研讨环节设计阶梯式问题链,如从《背影》中父亲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入手,逐步追问至亲情表达的民族文化特征。要特别重视比较阅读策略的应用,比如将《孔乙己》与《范进中举》的讽刺艺术进行平行分析,通过表格对比人物命运与社会背景的关联。课后延伸可设计跨媒介阅读活动,如为《安塞腰鼓》配乐朗诵,为《苏州园林》制作数字导览图。整个教学过程要预留生成空间,及时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使单元教学保持动态活力。
(五)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建立贯穿单元全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保障教学实效的重要策略,诊断性评价可通过前测问卷了解学生原有认知水平,如在学习神话单元前调查学生对中外神话的熟悉程度。过程性评价要关注阅读策略的应用,如批注质量、小组讨论贡献度、比较分析表格的完成情况等,可采用成长档案袋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阅读笔记等过程性材料。终结性评价应突破传统试卷模式,设计情境化表现性任务,如为新闻单元设计模拟新闻发布会,评估学生信息提取与口语表达能力。评价主体要实现多元化,引入自评、互评、家长评等机制,如通过线上平台展示《诗经》专题学习成果并收集多方反馈。评价标准要体现差异性,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弹性达标要求,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结束语
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其实施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设计。本文提出的策略体系强调目标统整、任务驱动和多元评价,但仍需结合具体学情灵活调整。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信息化手段与单元教学的融合,以推动语文阅读教学向更高效、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红燕.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4,(23):9-11
[2] 徐月娟. 浅析“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策略[J]. 语文世界,2024,(17):10-11.
[3] 谢巧靖. 大单元视域下初中语文整体阅读教学范式浅探[J]. 中学教学参考,2024,(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