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作者

许敏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第二小学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本研究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中的问题,运用了教学观察、案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行动研究和数据分析评估等多种研究方法。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作业设计策略,包括情境化作业、项目式学习、分层与个性化作业以及多元化评价与反馈。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

核心素养可以定义为个体在学习旅程中所积累的,能够满足终身学习和未来社会进步需求的关键技能和所需的品质。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我国教育事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关键。这不仅涉及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层次地,它关乎到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全方位成长。其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活动,来锻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正是“实践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体现。同时,通过数学练习,学生也能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点,小学生正经历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关键转变阶段。因此,结合核心素养的数学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型和思维技能的增强。布卢姆斯基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模式像教学一样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方法,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推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中,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达成教育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所谓核心素养指的就是一个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所需的最基本品质。核心素养不只是数学知识和技巧的掌握,它更注重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逻辑思考、问题的解决、创新思维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重点转移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上。比如,将实际情景融入到初中数学课上,既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又能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指导学生处理实际购物时的折扣问题,我们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技巧,还可以加强他们的经济觉悟和决策能力。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缺乏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足。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数学知识需求日益增多,而小学生由于身心特点决定其接受知识的时间相对较短。依据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尽管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的普及率正在逐年上升,但学生在国际数学与科学趋势研究(TIMSS)方面的表现并没有明显改善。这揭示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育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存在的不足。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并有效实施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当前的小学数学教育进行改革,使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已经变成了教育者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环境下,教育者们正面对如何在传授基础知识与培育学生的核心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的难题。从一方面来看,教师有责任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需的数学理论和实践技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还需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并指导他们将数学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但是,因为课程内容繁杂、教学资源受限和评价体系过于单一,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传统的作业设计常常过于强调重复性的练习和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挑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对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并更多地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育,已经变成了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核心环节。

三、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原则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中,作业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练习题,而是变成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针对性强的作业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了培养核心素养,作业设计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能力。基于此,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以此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应用知识。例如,通过构建以实际场景为基础的数学问题,学生能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自如地应用数学概念,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另外,作业设计要重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促使学生对思考过程进行反思,而不只是着眼于最后答案是否正确。

在设计小学中高段数学大单元作业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创新和练习成为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作业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笔练习,而是通过引入项目式学习、合作探究和情境模拟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通过设计基于实际生活场景的数学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正如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曾经指出:“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为人生打下基础,而是为了真正理解人生的本质。”创新和实践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将这种思维方式具体化为实际行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数学大单元作业内容与形式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设计小学中高段数学大单元作业,作业内容多元化,层次性强,是个性化教学的关键,也是适应不同学生要求的必然要求。作业内容多元化是指设计者需兼顾不同学生之兴趣,能力与学习风格以提供多样化之主题与活动。比如通过介绍实际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比如购物预算,时间管理等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运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作业设计中应该包括不同难度等级的题目的作业,这样才能满足认知水平不一样的学生。比如对中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可设计些要求逻辑推理、抽象思维的问题,比如对几何图形性质的探究、对统计图表进行判读、预测等需运用、分析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旭.“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 新智慧,2024(1):21-23.

【2】蔡三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J]. 考试周刊,2024(18):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