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
顾义
昆山市大市中心小学校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英语教学面临挑战和发展的双重机会。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读写能力作为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语言应用。然而,传统教育方式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还限制了他们语言理解和思维发展。 基于此,采用结合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译林版教材为例,探讨了围绕主题的英语读写教学方法。旨在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提供实际和有效的改进方案,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英语的读写技能,并在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方面做出贡献,为他们未来的语言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主题引领;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了“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这标志着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改进。强调了课程内容的主题性和语言文本的综合运用。这些文本不仅提供语言知识,还融合了文化背景、语言技巧及学习技巧,目的是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注入新的动力。然而,尽管该策略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视角,实际操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均可能阻碍学生在写作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上的进步。为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主题为核心的整合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方法,并将通过分析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来具体说明这一教学法的应用。
一、初步感知主题,激发主题表达欲望
读写结合教学时,教师可以构建一个与主题相关的背景,通过各种感知和关注的练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此种方法能够有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并为他们介绍相关的语言与文化知识,从而明确地阐述了所面临的问题。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将他们已知的知识体系与新的学习内容相连结,察觉到自己在知识上的空缺,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以译林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的Story Time板块教学为例,教师在正式的课程内容展开之前,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一本名为《We Want to Be Supermen》的绘本故事。课程开始时,老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书的封面,并提出了一个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story?”引导学生回忆绘本主要内容。一位学生作答:“The boys want to be supermen.”这一提问不仅引导学生复述了故事的主旨,而且专注于故事人物的愿望,并很自然地引出了“dream”这个主题词,为后续的讨论定下了基调。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清晰地界定了他们即将学习的内容。
二、深入解读文本,探究主题表达内涵
读写融合的教学策略中,阅读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为写作提供初步的理解框架,并通过写作的实践来加深对所阅读材料的理解。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写作资源,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深化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其应用能力。在教授阅读技能时,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识别和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整理文本信息,并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如在六年级英语《Unit 8 Our Dreams》这一单元中,老师采用了一种动态的教学风格。课程一开时,老师就展示了教科书里的图片并提问学生:“What are their dreams?”此问题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并激发他们基于图像内容做出大胆猜想。为了辅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教师提供了一个表达模板,例如“I think… wants to be a/an...”。 表达结束后,学生们接着观看了一个与他们猜想相关的动画。观看结束后,他们复盘自己的最初推测并与动画实际内容做比较,这个步骤不但验证了他们的预测也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此外,这个课堂活动还介绍了六个与职业相关的新词汇,并练习了“How do you envision your future career?”这样的句型。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结合了学生的个人梦想与他们的兴趣爱好及特长,促进了他们对课程主题的深入理解。
三、融合绘本与生活,充实主题表达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能够显著提升课堂的活跃氛围,并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特别是在教授读写技能时,老师可以利用绘本结合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如此不仅丰富了教学的主题,也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力。这样的教学策略不只是帮助学生学习,更加强了他们的互动、沟通与合作能力。
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Do you have a dream? What’s your dream?”,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梦想。通过师生对话,如“Why?”、“Do you like...?”、“Do you have... lessons at weekends?”等,引导学生加深对梦想一词的理解,初步感知梦想与个人爱好、行动之间的联系,为后续学习和探究文本打下基础。
四、搭建写作支架,优化主题表达内容
读写结合教学时,搭建一个清晰的写作支架极为重要,因为这有助于学生有条不紊地发展其思考过程。通过这样的支架,学生们的思维将更加逻辑化。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合适的写作框架,以便指导学生逐步深化其写作技能。
如在六年级英语《Unit 8 Our Dreams》这一单元教学中,学生被引导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首先是阅读理解,然后使用预设的写作支架来排列和表达他们的思想。这些预设支架包括几个关键部分:“My Dream”、“Why I Have This Dream”、“How I Will Achieve My Dream”。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加明确和系统地介绍他们的梦想、原因及实现梦想的具体计划,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加深了对自我目标的理解和规划。
结语
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有效加强他们的语言能力。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初步感知主题、激发主题表达欲望;深入解读文本、探究主题表达内涵;融合绘本与生活、充实主题表达意义;搭建写作支架、优化主题表达内容。这些策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短期学业成就,更重视培养学生长期的英语运用能力,确保他们在未来的学习道路上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英.主题引领下的小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J].河北教育(教学版),2024,62 (07):4.
[2]倪程程.基于读写结合策略的小学英语教学路径探索[J].小学生(中旬刊),2023 (10):58-60.
[3]于欣欣.读写结合,激活课堂——论小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求知导刊,2023(27):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