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许侠
安徽省宿州工业学校
摘要: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以凝练的语言、优美的韵律,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与审美,生动展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融合,不仅能够促进中职学生对中华文化深刻认同与归属感,同时也可使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文化自信。鉴于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路径,力求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以全面提升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融入路径
引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需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实完善和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中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肩负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而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层面,中职语文具有的得天独厚之优势,尤其对于古诗词教学,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将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因此,下文将就中华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之间的融合作深入阐述。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价值
一方面,从文化传承角度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历经千年积累,凝聚着无数先人的智慧,以古诗词为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为文化传承搭建起一座坚固且意义非凡的桥梁,促使学生深入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强烈认同感。且这种兴趣与认同也将促使学生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从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之中,始终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弘扬,在时代的变迁中仍保存鲜活的生命力。
另一方面,从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维度来看,中华传统文化与古诗词教学的融合,也为语文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主要归功于传统文化丰富多元的内涵,彻底扭转以往古诗词教学中仅聚焦于表面字词解读的局限局面,比如对于文化背景的探寻,结合传统文化,可让学生更深入地知晓诗词创作的时代土壤,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局势,使诗词中的形象与情感变得更加鲜活可感。这样一来,学生所学便不再是孤立、干瘪的字词堆砌,而是变得丰满立体,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从整体上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一)融合寓教于乐理念创新融入方式
鉴于目前中职学生群体普遍对于古诗词以及传统文化认知较为匮乏,且兴起并不浓厚,教师应大力结合“寓教于乐”这一理念,勇于创新,采取更为多元、多样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以点燃学生好奇心,全面提升其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以《雨巷》一课为例,为融合寓教于乐理念创新融入方式,一方面,情境创设是关键,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古典音乐,并在大屏幕展示江南水乡烟雨朦胧的画面,将学生置身于潮湿、寂寥的江南小巷,借助传统色彩浓厚的画面,为学生诗歌理解奠定情感基调。另一方面,教师也可讲述作者戴望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让学生感受当时社会动荡,青年知识分子满怀理想又迷茫无助的姿态,更好地理解诗中复杂情感,以文化背景与故事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中内容。
(二)结合生活以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为将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中职语文古诗词教学深度融合,教师还需结合生活这一媒介,感悟其生活中所存在的情感与时代印记,将古诗词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促进学生知行合一。以《短歌行》一课为例,教师可搜集相关资源,比如借助多媒体展示当下竞争激烈的商业招聘场景,企业求贤如渴,以引出“人才”这一关键话题,并顺势提问“人才对于成就霸业有着怎样的意义呢?”借助问题,让学生明白,古人对人才的重视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渴求一脉相承,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视人才这一观念延续提供支持。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借助古诗词中内容,比如结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一诗句,引导学生思考班级或者社团活动中,是否需效仿曹操,从生活角度,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团结协作时传承和践行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三)注重实践延伸以打造融合课堂
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职业学校也普遍对于专业实践技能较为重视,若单纯从课堂角度进行二者之间的融合难免存在局限。因此,教师应注重实践延伸,打造实践与理论为一体的融合课堂。以《春江花月夜》一课为例,从实践角度打造融合课堂,教师可开展诗词朗诵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穿戴古典韵味的服饰,营造出与诗歌相契合的氛围,可以组织朗诵比赛,让学生用朗诵来展现诗歌的美感,深入理解诗中的文化内涵。亦或进行绘画创作,让学生结合对古诗词的理解,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春江花月夜的场景,在绘画过程中,使其揣摩诗中的意象,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诗画同源的特点,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综合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中职语文古诗词之间的融合,既是教育教学改革下的大势所趋,也是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路径。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洞察与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地位与深远影响力,与时俱进,在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精髓,让这颗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在现代中职教育的土壤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培养出更多既有精湛专业技能,又具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兴荣.中职学校如何运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考试周刊,2019,(37):56.
[2]卢海英.中职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J].广西教育,2018,(30):135-136.